新浪财经

“零收益”也算理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7:53 解放日报

  据报载,一位投资人在2006年底斥资10万元,购买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1年后该产品的到期收益为零,只是由于国家调减利息税,才有了区区39.6元的收益。如此结果,投资人自然不满意,想必银行也感脸上无光吧。往深里想,“零收益”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应该如何看待理财产品的“零收益”?就整个理财产品市场来看,“有赢有输,有赚有平”。在每年推出的上千款理财新品中,零收益的理财产品虽然比例很低,但也并非没有。毕竟,投资就有风险,市场总有波动。既然炒股、买基金都有可能被“套牢”,那么买理财产品也可能是“零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所谓的“保本”,似乎就是“零收益”同义词。

  也许,有人要问,银行是专业性的金融机构,应当比普通投资者有更强的风险防控能力,应当较普通投资者有更少的盲目性,怎么还可能“零收益”呢?这一问很好,问出了银行的软肋,其理财水准恐怕有点王婆卖瓜,并不是十分有底气的。因此,投资人撞上了“零收益”,应该有“自认倒霉”的心理准备,这也是一些银行所企求的所谓的投资者“成熟心态”。

  其次,银行是否尽到了告知义务?如果没有足够清晰、准确地告知客户理财产品各种收益的风险系数,而是一味强调该产品的“最高收益率”或者“预期收益率”,那么一旦出现“零收益”,则银行就有不可推托的责任。事实上,此类情况并不少见。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在2007年四季度发布的《IFB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及评价报告》显示,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有夸大收益之嫌。在挂钩型产品中,有32%的产品的预期收益比银行预计的最高收益率低10%以上;另有近13%的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比银行预计的最高收益率低50%以上。

  反而言之,若银行告知明确且无违规操作,则应由投资人自主承担“零收益”的投资风险。但如果出现投资零收益后,银行又针对客户的不满意,用所谓的赠送小礼品或者赠送代金券的方式来给予补偿,则又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据了解,现在投资者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多数银行都会要求客人完成一份“作业”———风险测试问卷,据说银行的目的是要根据问卷反映出的情况,分析投资者适合购买哪类理财产品。问题是银行看完问卷后真的会这么做吗?

  第三,理财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储备跟得上吗?虽然说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是一种理财渠道,作为渠道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它有一个“合适时机”与“合适人选”的匹配问题。有位银行界人士说得好,“银行就像是裁缝,找出各种布料,按照客人需要量体裁衣。”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外资银行买现成的理财产品,不进行具体分析就推向市场,就难免有点依猫画虎的味道。而目前来看,能够对各种“布料”进行合适搭配与剪裁的“好裁缝”,也是我国理财市场快速发展中急需的人才。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