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刻不容缓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7:28 经济参考报
刚刚结束的2008年度我国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谈判传出消息,我国主要铜企2008年度进口铜精矿加工费较上一年度下跌21%,综合效益创历史新低。中国企业使用进口铜精矿将面临严重亏损,已经威胁到行业安全。 对此,我国一些铜冶炼龙头企业和专家强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落实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发海外资源。同时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以维护我国铜工业正常发展。 铜企进口铜精矿加工费陷历史低谷 据介绍,国际上铜精矿谈判通常采取提前谈判加工费的方式。加工费是指矿产商向冶炼企业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这也是冶炼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因此,加工费降低就意味着冶炼企业利润减少。 2007年12月14日,我国龙头铜冶炼厂铜陵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企业,与国际垄断巨头必和必拓公司达成47.2美元/吨和4.72美分/镑的加工费协议,较上一年度跌21%,较前一年度下降幅度则超过50%,接近历史新低。 国内第三大铜企业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韶禄说:“由于美元大幅贬值,以及企业燃料、运营成本加大等因素大幅挤压了铜企利润。综合来看,此次加工费是历史上综合效益最差的,企业照此加工费进行冶炼生产一定是要亏损的。” 原料严重短缺导致企业受制于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说:“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我国铜资源严重缺乏,自产铜矿产量从1990年的30万吨上升到2006年的85万吨,而同期精铜消费量从73万吨猛增至380万吨,年均增长达10.86%,超过了同期我国GDP年均9.97%的增长率,同期自产铜矿占铜消费的比重也由41.1%下降到22.4%。” 国内原料严重不足导致进口猛增。2007年1-10月,我国铜精矿进口量为375万吨,同比增长28.9%,预计全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进口大国。进口数量猛增也限制了我国企业的谈判余地。 铜陵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江宏说:“为了提高中国铜企业的谈判能力,占我国铜精矿进口量80%的9家铜企,在2003年成立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与外商统一谈判。谈判小组在统一对外、提高中国企业话语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我国铜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逐年提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局面。” 淘汰落后产能刻不容缓 国内落后产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退出市场也是导致铜矿紧张的重要原因。早在200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2006年底淘汰反射炉、电炉和10平方米以下鼓风炉,2007年底淘汰全部鼓风炉等落后粗铜生产能力。 赵波介绍说:“目前国内仍有落后产能40多万吨,其中没有完善制酸系统、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能18万吨左右。与钢铁以及电解铝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相比,铜冶炼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 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组长杨军认为,在国内铜矿资源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让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来改变供求关系显得尤为关键。落后产能淘汰出市场将大大改观铜精矿供求关系,谈判会朝着有利于我国铜企的方向转变,否则我国下次谈判的形势还更严峻。 为此,我国一些铜冶炼龙头企业负责人和专家提出三条建议。 第一,冶炼企业只有控制更多矿山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加工费走低的被动局面。国家一方面要加快国内铜矿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落实早已出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放开有实力的铜企业开发海外铜矿资源,提高资源自给能力。 第二,把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落实到实处。国家有关部委应该像钢铁行业、焦化行业那样,把铜冶炼行业应淘汰企业名单和淘汰期限予以公告。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订出具体工作措施,把淘汰落后能力落到实处,并加强社会监督。 第三,在目前铜精矿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国家在严格控制新上粗铜冶炼项目的同时,应通过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废杂铜替代铜精矿生产精铜。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