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难题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4:01 中华工商时报

  资金匮乏用地难批缺少培训

  中国累计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有近500万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开办工商企业;兴办的企业总数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1/5。这一组数据表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热潮,正在席卷我国农村的广袤土地。而相关机构、金融机构该如何引导这些带着资金、技术、信息与创业热情的农民工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为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新活力,成为了江苏两会上委员们关注的新热点。

  本届江苏省政协会议上,陆岷峰委员发表了《积极为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实施农村人才“本地化”培养战略,鼓励更多的有文化、有技能、有热情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才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的关键。然而,农民工要当“老板”,还面临着一些他们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除了在环保、工商、卫生等许可证领取上遇到许多困难之外,他们还面临着用地、资金的两大压力。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指出,近年来,农村由于近年来大建

高速公路,县乡村大办开发区,土地逐年减少。因此,这些创业农民想从正规渠道批地建加工厂或兴建猪禽圈舍,那是非常困难的。由于批不到土地,那些想创业的新建和扩建的项目则大多无法实施和上马。另外,原先设在农村中的一些金融机构目前大多已撤回市区或县城,而且原先用于支农的小额贷款也大多取消。农民上项目所需资金很难贷到款。有的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必须有
房产证
、土地证,而农民用于种养殖的企业大多不具备此两证。“用地难、资金难”,这两大难使那些急需上项目或扩大项目的农民工求助无门。

  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也是制约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瓶颈之一。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限制,不少人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创办的企业一般都属于小规模、低效益的“五小”工业企业,产品单一,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对这些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成为了相关部门亟需重视的问题。

  “多予、少取、放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原则。陆岷峰委员认为,要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困境,正好可以把这三个原则“调过来”,改为“放活、少取、多予”。

  “放活”就是激发创业活力。陆岷峰委员认为,一要政策“放活”,牢固树立“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新理念,让回乡创业农民工和外来投资者享受同等优惠待遇。二要融资“放活”,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促使有关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和从事的养殖业项目以及非农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开放融资渠道,形成深入社区、根植乡镇企业、互信共荣的金融机制。而“少取”就是降低创业成本。政府要做到服务“少取”,简化投资手续,提高服务水平;税费“少取”,企业创办初期,在土地及基础设施使用、税费征收等方面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多予”———搭建创业平台。在硬件、知识、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多加投入。

  对此,九三学社还提出建议,市县两级金融机构应对农民施放轻息贷款和减少贷款的繁锁手续,不要让农民望贷兴叹和贷款无门。(31D1)

记者:   【记者赵剑波实习记者吴琼南京报道】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