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恒中:三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22:39 中国产经新闻
实行国土永用制减税贴息逐年付租 刘恒中:三招破解“三农”融资难题 本报记者 雷海超报道 日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表示,2008年,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推动,将更多的改革资源投入到农村金融领域,更好地统筹城乡金融发展。对此,《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对北美华人银行家协会会长刘恒中先生进行了专访,刘恒中表示,由于投资“三农”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各类银行和投资者对“三农”不仅望而止步、而且不断地抽离。无论是与提高农产品价格相比,还是与财政直接补贴以及减免“三农”税费相比,民间投资和银行贷款不仅大而且活,同时副作用较小。所以,必须把眼光投向民间资本,投向国际资本,投向银行贷款。不能仅仅依靠财政的直接补贴和直接拨款。应该根据经济杠杠原理,运用少量的财政花费拨动几倍、甚至十几倍或几十倍的社会资金投向“三农”。 实行国土永用制 赋予“三农”更多资源 何为“国土永用制”? 刘恒中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国土永用制是以“国家所有、农户永用”代替“集体所有、家庭承包”。 刘恒中进一步解释道,“国家所有”,就是一切土地、包括农业用地,永远属于国家代表全体公民共同所有。“农户永用”,就是政府赋予农户对现在所承包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并颁给农户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土永用权证。 “土地,才是农民惟一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那么,就让农民凭借土地来取得现代化所需的大量初始资本。”刘恒中说,以土地使用权担保贷款,降低银行贷款三农的风险。就是说,以拥有的土地永久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农户或农业企业从各种银行金融机构取得农业经营所需贷款。出卖国土永用权换取从事农、工、商经营所需资本。用土地使用权卖价买保障,就是以土地永久使用权的部分出卖收入为进城农民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全国性的养老保障系统、医疗保险系统和失业保护系统。 同时,刘恒中指出,国家有18亿多亩耕地,以一亩耕地以2万元的价值来计算,那么,实行国土永用制将盘活36万的经济资源,这将赋予农民36万亿的信用,这样银行贷款会很愿意进入农村市场,给农民提供贷款。 减税贴息 让“三农”获低息贷款 农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贷款。要使资金和贷款自觉地经过市场流向农村,农村投资的利率至少不得低于城市各类项目的平均资本收益率。但是,“三农”项目、尤其是农业企业项目,不仅单位占用资本的收益率低,而且“三农”企业付不起较高的贷款利息。这就形成了一个两难矛盾。一方面,投给“三农”的资金和贷款至少需要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率;另一方面,“三农”企业既无较高收益率、又付不起较高的贷款利率。要解决这个两难矛盾,就需要政府财政的帮助。 对此,刘恒中指出,在这个方面,政府可以做两件事。第一件事,减税,即减少或免去“三农”企业的各类与收入相关的税费,减少或免除三农投资收益的税收。这样,“三农”企业的税后净收入会增加10%-30%左右,投向“三农”的资金或贷款利率也会增加10%-30%左右。第二件事,贴息,即政府为“三农”企业支付部分贷款利息。这样,即使“三农”贷款利率保持较高水平,有了政府的贴息,“三农”所实际支付的利率却来得低一些。 刘恒中特别强调,减税贴息充分地运用少量的财政花费作为杠杠来拨动几倍、甚至十几倍或几十倍的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具体地,免除相当于10%的三农投资收益的税收,实际等于使“三农”投资的收益增加了10个百分点。 逐年付租 降低“三农”初始资本 现阶段,无论“三农”的农业生产项目、或是县乡工业项目、还是乡镇商业项目,其收益现金流量,与城市的各类工商项目相比,都会相当地低。那么,给相对低的收益现金流量,是否有办法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呢? 对此,刘恒中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他说,这个办法就是所谓的“逐年付租”。具体地讲,在进行农业企业改制时,在涉及需要大量土地从事经营的农工商项目时,与土地相关和其他资产的价款,不必要求一次付清,初期只要支付20%左右即可,其余的价款可以列为租金逐年偿付。这就像贷款买房子一样,因为有房子作为抵押,头期付款或投资只要能抵消变卖损失即可。 不难看出,根据所谓“逐年付租”的办法,由于三农项目的投资者,在购买相关资产和土地使用权时,不必在初期缴付太多的价款,从而不必投资太多的原始资本,这样,在不影响项目未来的收入流量的同时,既能降低三农项目的风险投资,又使其收益率相应提高。 最后,刘恒中说,要破解三农融资难题,除了从三农银行金融体系上着手,除了从财政拨款、财政信贷、减免农业税费等直接财政支持上着手,除了从农产品价格的提升或补贴上着手,更重要的,必须从降低三农投资和贷款风险、提高三农投资和贷款收益率着手。只有三农投资和贷款能够至少获得平均收益率,才能解决三农的融资难题。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