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绿卡学生”会妨碍北京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10:05 中国经济时报

  ——北京市民调查

  ■梅雪荣

  今年北京春季高考报考工作已经结束,然而在京读书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者的子女却再次被拒之门外,令无数家长感到无奈和痛心。

  现行的教育政策规定,没有北京市正式户口就不能在京参加高考。对此情况,京籍学生家长和北京市民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为此,笔者调查走访了13位京籍学生家长及7位市民。

  京籍学生家长观点

  王先生(某机关干部,持此观点3人):教育应当公平,高考不应进行户籍限制,对于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外地在京人员,其孩子已经在北京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应该给这些长期在京读书的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毕竟他们不是“高考移民”,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邢女士(某公司职员):我的孩子在北京十五中学上高中,因为是重点中学,班上没听说有外地户口的孩子。如果真有“绿卡孩子”在北京上学,面临高考却不能高考,这是很不公平的,应该给他们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不能因为政策(缺陷)而毁了孩子的前程。

  袁先生(北京九所博导):其实只要学到真正的本领,不管是在北京考试还是在外地考试都一样。我从小在外省上学,觉得外省的教育不如北京,所以在北京上了高中的学生,回到外地去考试,肯定要比外地的学生考得好。既然国家的政策不能改变,做为一个学生就要认真学习,至于最后在哪里考试,并不重要。这样,即使是到香港或者是国外去读书考试,你一样是优秀的。

  张女士(北京九所职员):做为北京本地生家长,我认为资源应该共享,不应仅仅局限于北京人。我很同情“绿卡孩子”,他们的父母是凭自己的本事在北京扎根立足,并为北京做出贡献,很不容易,应该允许其孩子在京参加高考,但那种以金钱和特权来为孩子取得高考资格的,我极端鄙视。

  王女士(北京某公司职员):我觉得“绿卡子女”回原籍考试尽管不公平,但却不支持他们在京高考,因为他们在京高考无形是抢夺了本地生的资源,侵犯了我们的利益。

  丁先生(某报社职员):不管是“绿卡孩子”还是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最终不能在京考试,这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孩子是无辜的,他们应该拥有平等教育的权利。这些孩子打小就生活在北京,跟北京本地孩子没什么两样,而且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是白领阶层,能到北京来工作生活,都付出了不少心血。让这些孩子在京高考,哪怕提高高考分数线,或是和外地的持平,也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毕竟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户籍政策制度而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赵先生:我认为北京不能固步自封,应允许外地学生同北京本地生同场竞技,现在北京本地生的惰性越来越大,有外地生来参与竞争,对北京本地生也是一种促进。

  郝女士(此观点2人):不清楚“绿卡孩子”的事情,他们在哪儿高考,我无所谓。

  在采访中,有两位京籍家长拒绝采访。

  北京市民的观点

  市民一(某报社职员):户籍的附加值太多,这样的政策使得首都带头破坏《宪法》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不只是受教育的权利,还有参与民主的权利、居住和自由迁移,等等;

  市民二(北京警院驾校教练):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理应是和谐、开放、公平、正义的表率,我希望外地生能留在北京,同我们京籍的孩子一同高考,这也是对京籍孩子的一种激励。

  市民三(北京警院驾校教练):作为北京本地人,我从来没有歧视过外地孩子,恰恰相反,如果外地生在北京参加高考,也有利于北京人才发展。

  市民四(某公司职员):取消户籍限制,一视同仁。

  市民五:应逐步改变北京等省市高考特权,全国统一制度。

  市民六:教育应公平、普及,打破地域限制。

  市民七:在教育问题上,考试只要学籍就行。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