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无法回家的人(之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7:55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磊

  谭司令最终都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纪念碑。

  虽然从他进入那支队伍开始,就一直有人告诉他,不管本地的革命者还是中国知青,但凡牺牲在这个国土上,他们就都是英雄,而英雄必然会拥有属于他们那个团体的纪念碑。

  在谭司令的想象里,这应该是一个高高耸立在密林之中的长方形建筑,顶部的红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光芒四射,如血的红旗和肃穆的松柏像革命者的队伍一样紧密排列,一直存在。

  后来有人告诉他,几乎每一个来这里参加革命的人都想象过,当鲜血洒在这里的时候,历史该会如何记载他们,"作为一个革命者,最令人痛苦的事情在于,即便你做出了牺牲,都没有人知道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牺牲在哪里"。

  2003年的时候,我曾经参加过云南一个知青的葬礼。他曾经是游击队的一员,在一次战斗中被榴弹炮尾火刺伤了双眼。之后悄悄回到了云南。据说,在他临死的那一刻,他同样问到了一个问题:本该属于他们的纪念碑到底在哪里?

  于是,他的战友们在云南腾冲的一个小镇上,花了80块钱给他做了一个纸糊的纪念碑,在他入葬的那一刻点燃。一群人对着那个看上去一点都不伟岸的仿制品敬礼,高唱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歌曲。那些曾经的战士一个个泪流满面,让人觉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有很多事情被主动或者被动地遗忘。

  谭司令没有参加这场葬礼。在他的记忆中,一个又一个战友的倒下似乎是最平常不过的场景,以至于我们会经常纠缠在某一个数据上,在某次战斗中有多少知青参加又有多少知青死去,他习惯性地记不清楚这些数据,但又总是能说出几个有据可查的名字。

  但在缅共游击队存在的历史上,有关中国知青的参与人数和伤亡情况却一直没有明确的数字,我曾经通过多个知青组织来试图查证当时的数据,但始终没有办法完成。很多人就这么被淹没在时间的大潮之中。

  曾经有人说,这些是没有统计价值的东西,对于这些越境而去的人,也不能用英雄或者是理想主义者的名称来定义。他们只是一群热血青年,试图将革命或者理想的光芒尽可能的输出,但却忽视了辐射的土壤是否需要这种理想化的实验。

  当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曾经感到愤怒,因为在我跟那些老战士的交往过程中,他们是那么的理想洋溢,即使时光和枪伤已经使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开始走路蹒跚,但当他们提起之前的那段历史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定义为革命理想驱动下的战士。

  没错,就是战士。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这样告诉我。但我后来发现,对他们的评价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体系,更为确切地说,没有文字记载没有数据统计的他们,几乎就成了被遗忘的一群。他们曾经来过这里,或者死去,或者流落他乡,或者黯然返乡,但没有人记录他们。

  对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英雄或者其他定义似乎都不重要,他们只不过是希望人能够记住。很多战士都这么跟我说,即使我们当初的选择是错的,那也必然会留下一些值得后来年轻人借鉴的地方,"我们曾经是那么年轻和纯粹,理想就是我们的武器,而现在,没有人知道我们做过什么。如果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失败,那也就无法知道最终我们将如何胜利。"

  于是,我再度跟谭司令提起了有关纪念碑的话题。

  2003年底,他突然决定带我去一个名叫八莫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知青墓地,一片一片的淹没在东南亚肆意生长的野草之中,墓碑上的名字已经很难辨认,但顶端统一存在的红色五星却依然闪亮。

  因为雨水冲刷,那些坟墓已经变成一个又一个的土包,有些甚至都能看到里面缺少棺木的尸骨,偶尔,松鼠就在那些墓碑和尸骨上跳跃。我试图将每一个墓碑上的文字都记录下来,但最终我只能辨认出很少的一部分。

  后来我选择站在高处,希望高空这个角度可以带给我一个全局的感觉。谭司令一把把我拉下,几乎是气急败坏地冲我大吼,"你脚下没准还有我的战友!"他站在那里,开始剧烈咳嗽。

  那是他最生气的一次。等他平静下来之后,他走到每一个墓碑的前面,几乎没有迟疑就叫出了每一个长眠地下的人的名字。胡东国、张晓平、刘自义,一个又一个,这个人喜欢抽烟,那个人喜欢喝酒,他记得清清楚楚。然后,他就蹲在那里,用指甲清理墓碑上的荒草。

  185个。地下有185个中国知青的生命。谭司令就这么哭起来。先是低声呜咽,后来就是嚎啕大哭。

  后来我知道,像这样成片的知青墓地在缅甸北部还有十座。至少有800个中国知青就这样被埋没在乱草之中。

  还有更多人的墓地已经无迹可寻,他们往往就被埋在行军的路边或者战场的附近,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2005年,曾经在缅共中央委员会当过书记员的一个中国知青告诉我,他的估计是,最多有5000名知青或长或短地参加过缅北游击战争,至少有2000人牺牲在这里。可惜,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尸骨何在。

  谭司令告诉我,当时他参加革命时,有人承诺,等到革命胜利的时候,将会有一个纪念碑来纪念中国知青对缅北革命的贡献,碑文里面一定会有一句话,"从1969年开始,为了国际革命事业支援缅甸人民革命的英雄们永垂不朽"。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这个承诺最终没有兑现。

  那些宛如烟尘的往事就这样被泥土封存,只有经历过那场战斗的人才会时常想起。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