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7:46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新华社27日播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一鸣的文章,文章题目为: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文章全文共7000多字。文章说,去年5月份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逐月上涨态势,特别是在8月份同比涨幅突破6%以后,连续5个月价格涨幅高于6%,12月份同比上涨6.5%,全年平均上涨4.8%,明显高于年初提出的价格涨幅3%的预期目标,为1997年以来近10年的最高涨幅。针对价格形势的明显变化,去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稳定价格的重要性,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保障市场供给,规范价格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分四大部分:

  一、 当前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

  去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价格上涨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从范围上看,是局部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二是从幅度上看,是适度上涨而不是过度上涨。三是从趋势上看,是阶段性上涨而不是持续性上涨。四是从性质上看,是比价趋向合理的上涨而不是趋向扭曲的上涨。

  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价格上涨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

  二、 高度重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风险。

  第一, 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矿产等重要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从外部输入上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二,国内资源和生产要素供需变化和价格上升趋势,也会从成本推动上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必然从需求拉动上加大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四,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依然较大。

  三、 我们有条件避免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幅提升,物质基础更为雄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价格过快上涨问题,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避免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

  四、 努力保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二是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重要农产品和重要商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

  三是严格控制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

  四是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

  五是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办法。

  六是加强对重要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监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