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同样一万元 为啥花年终奖更大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7:4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每年春节临近,厚厚的信封或银行卡里令人或惊喜或郁闷的数字,成为每一个“打工仔”眼中的“欲望”———对于每月瞅着月薪吃饭的人来说,年终奖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一笔“巨款”。

  正是这种“天上掉下来的”心理作祟,面对年终奖,我们总是难以压抑住内心的消费冲动,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调查显示,56.8%的人会把年终奖用于过年的开销。

  但你是否意识到,这个年终红包里的每一元钱,其实与你平时辛苦挣来的一元钱工资并无本质区别,一样需要你精打细算,一样需要通过打理,让它保值增值。

  避免冲动消费

  先过心理关

  “许多人得到一笔钱后,往往会选择消费,为自己和亲友买一些喜欢的东西,做一些喜欢的事情。但是痛快一阵后往往又陷入拮据。”为性格各异、职业千差万别的人做过理财顾问的兴业银行CFP理财师严萍总结出了一个共性问题:年终“冲动”。

  个中原因,除了怪商家太精明、商品太诱惑,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的心理账户在作祟。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塞勒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除了荷包这种实际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一种心理账户。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勤劳致富”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对于“勤劳致富”账户里的钱,我们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而对“奖励”账户里的钱,我们就会抱着更轻松的态度花费掉。“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就更不经用了,通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绝大多数人都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总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等值的钱财,并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1万块的工资和1万块的年终奖并没有区别,可是普通人却会对两者做出不同的消费决策。

  所以知晓心理账户的存在,是精明理财的第一步,它会帮助你理性地消费。有个方法———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一种好的思维习惯:“如果这1万元是我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工资,而不是彩票中的奖,我还会这么大手大脚地花掉吗?”

  打理年终奖的三个步骤

  1.确认哪些钱是不得不花、不得不攒和可花可不花的。

  2.剩余的资金可以按照个人的意图支配。

  3.如还有剩余,最好追加到投资上面。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