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刀片服务器标准缺位 全球厂商拼抢话语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6:18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这是什么?”“是刀片。”“刀片是什么?”“刀片是服务器。”IBM在媒体上推出的这段刀片服务器幽默的广告对白,真实地道出了刀片服务器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很多人对“刀片”是什么还没有任何感知。 事实上,刀片式服务器从一诞生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服务器相比,刀片服务器更像一种时尚的电子消费品。服务器被设计成刀片形状,完全可以像书架上的书一样整齐插入到特定的机架中。这样一个机柜可用高于从前数倍的容量搭载几十个刀片服务器,从而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工作能力。这个将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管理模块等先进技术集于一身的产品,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爆发点,并成为服务器产品发展的趋势。 “刀片服务器的优势在于,刀片产品的规模化部署和管理成本要远低于传统服务器。”业内人士指出,刀片服务器取代各类服务器的过程,会与PC陆续取代大型主机的进程类似,刀片服务器取代传统机架式服务器已是大势所趋。 灵敏的商家已经看到了“刀片”市场发出的曦光,刀片服务器吸引了众多国际厂商的关注。自2001年以来,IBM、HP、DELL、SUN等国际巨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刀片式服务器产品。2004年NEC也在中国推出了刀片式服务器,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面对国外厂商在“刀片”市场上发起的集团性冲锋,国产服务器厂商不甘再做守望者。曙光、浪潮、长城、宝德等国产厂商跃跃欲试,均想在这个高速成长的市场大干一场。 刀片服务器的优势已经被各个服务器厂商所看好。然而,刀片服务器市场目前存在的尴尬局面是,全球最大的4家服务器制造商IBM、HP、DELL以及Sun均采用不同的刀片服务器标准。各大厂商之间的产品无法兼容,但谁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标准。这种在标准上的不统一,将影响整个刀片服务器的长期发展。 “先占标准,再分市场”。跨国公司依托技术标准优势,把国产品牌挤到市场边缘甚至驱逐出局,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个道理谁都明白,放弃标准,无疑意味着死亡。自2007年3月28日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标委)成立以来,将打造中国的刀片服务器标准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迅速形成了标准草案《刀片式服务器管理模块技术要求》,并还将在今年陆续推出刀片服务器的相关标准。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中国宣布要做自己的刀片服务器标准不久,国际服务器巨头IBM就对中国标准表示了异议:“如果用标准提高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到最后是不会成功的,这在过去已经有过证明。现在很难用政府的形式,用某一个国家单独的标准,要求全世界都遵从。”IBM在4年前就成立了针对刀片服务器的Blade Org联盟,有260家公司使用BladeCenter设计规范。据悉,BladeCenter联盟专注于对IBM eServer BladeCenter服务器规范的推广与合作伙伴培养,而不是建立一个产品标准。 现在,由高标委主导的我国刀片服务器标准已经开始与英特尔主导的SSI规格(实际上也为刀片服务器的一种标准,英特尔用了避嫌而使用“规格”一词)谋求合作,双方都对自己的标准做了修改,最后做到使用两种标准的服务器在硬件基础架构,如尺寸大小、线路排列等方面一致,并能互相替换。SSI(The Server Systems Infrastructure)规格是一种英特尔主导的刀片服务器标准,2007年7月30日,英特尔联合浪潮、联想、宝德等国内公司联合发布了这一标准。 背景链接 刀片式服务器是一种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母板,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母板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指定的不同用户群,相互之间没有关联。不过可以使用系统软件将这些母板集合成一个服务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母板可以连接起来提供高速的网络环境,可以共享资源,为相同的用户群服务。据IDC预测,到2009年,刀片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份额中将会超过25%,出货量280万台,收入超过90亿美元。 徐建华/文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