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次贷影响将考验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7:49 中国产经新闻

  次贷影响将考验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本报记者 杨国华报道

  2007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风暴席卷全球,随后带来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今年前10个交易日内,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跌幅已经创下197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日经指数也创下1970年以来最惨淡的新年开局,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市场则扩大了从去年高点下落的跌势。有专家估计,今年的余震给全球金融带来的潜在损失最大将达4636亿美元。随着美国、欧洲及日本各大银行受次贷风暴影响宣布亏损,脆弱的中国银行业受到多大影响成为专家及银监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

  质量低下潜藏危机

  近两年,随着房价上涨,中国国内抵押贷款大量发放,在抵押贷款发放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上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显现。从2004年至2006年9月末,上海中资银行个人房贷平均不良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上升了7倍多,商业性房贷逾期违约率上升10倍。银行诉客户房贷违约的案件,也从过去的零星案件发展成为常规性案件。部分区法院,一个月就会审理多达十几起房贷违约纠纷。

  为扩大盈利水平,抢占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鼓励分支机构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向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已经在无形中增大了风险。

  有专家指出,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当前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加速的情况,民众对房地产一直高居不下反映强烈,调控稳定房价已经是目前最紧迫的工作。而目前房地产抵押贷款在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也是贷款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央行为了遏制通胀压力而导致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降,购房者还款违约率将会大幅上升,拍卖后的房地产价值可能低于抵押贷款的本息总额甚至本金,这将导致商业银行的坏账比率显著上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资本充足率造成冲击。

  专家同时表示,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内出现价格普遍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从长远看银行系统抵押贷款发放风险亦不可忽视。

  人民银行的专家日前也表示,由于中国法律对居民居住地房屋有保障条款,收回房地产有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银行资产难以回收。随着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更加突出。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住宅抵押品又无法过户转让,银行很难进行充分处置,住房抵押形同虚设。

  而中国的商业银行更注重以低利率占领市场,缺乏风险溢价,对不同的借款人放贷都采用同样的利率,说明信贷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及其引发的危机。应该及时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改变商业银行信贷人员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以及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状况,减少各种恶意欺诈行为,加强已放贷款的监督管理。

  完善风险提示机制

  有媒体报道称,摸底调研的结果显示,尽管国内部分银行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超过了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监管机构的预期,但从目前来看,对银行的经营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此前曾指出,中国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可以得到三方面深刻警示:第一、当经济处在上行周期的时候,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就会有明显弱化。第二、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三、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重大空白和缺陷。

  银监会高层也表示,必须完善风险提示机制。银监会高层担心银行业的各类风险可能会在今年集中暴露。经济增长放缓、利率自由化、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加剧金融脱媒,正在考验国内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记者杨国华摄影

  【责任编辑 张秦宁】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