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徽望江民间工艺亟待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7:48 中国产经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大市场

  本报记者 郭栓敏

  通讯员 陈胜祥 郝祥平报道

  在大别山余脉之南,古雷池之北,长江流域浔、宜之间,蕴藏着1100多年的民间工艺“望江挑花”,安徽省望江县鸦滩镇是挑花的发源地,是著名的挑花艺术的民间工艺胜地。

  望江挑花始于唐、兴于今,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中国风俗辞典》记载:挑花,亦称“十字花”,汉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流行于江南部分地区。古皖挑花作为流传于安徽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以合肥、芜湖、望江为盛。望江挑花原为当地民间敬神的敬褡,是村姑用头发在土布上织绣而成。在唐代大诗人罗隐的点化下,望江挑花便在村姑们的手中演变成以人物、动物、花卉、风景和图腾纹样、民风民俗为题材,将图案再现于经纬,应用于生活,融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民间特色技艺。

  《望江县志》这样记载望江挑花:挑花工艺多见于民间妇女的衣物装饰。农家用自纺、自织、自染的青(或黑)、白老布与棉线制作。有白底青花、青底白花两种颜色。制品有大头巾、围裙、小孩围兜、绑腿、镜褡、披肩、袖口、荷包、褡裢、腰带。“望江挑花”工艺分:挑、钻、游、织、滚、敲、贴、绣,其针法各具特色,数纱制作,构图于经纬之中,巧妙现出正反成形,要求严谨规格,制作者妙中有趣,观赏者回味无穷。望江挑花的图案设置,以象形、会意、寓意和花中套花组成,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尤其是多以寓意的手法、简易的图案反映心声,令人回味无穷。

  据望江县鸦滩镇党委书记张华杰介绍,作为一种民间历史文化,鸦滩镇的挑花工艺渊源流长,从挖掘、搜集、整理、迈向市场,历时四五十年。该挑花工艺在国内已大有名气,曾3次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并参加过多次承制、展销、展览活动。鸦滩镇系安徽省望江、怀宁、太湖三县结合部,现如今正在建设中的济广高速(济南——广州)从境内穿行10多公里。境内及从周边通行的各等级公路将鸦滩镇纳入了全国交通大动脉,随着望江县鸦滩镇服装工业园的开发建设,望江鸦滩挑花这一民间艺术作为有着传统历史特色的装饰工艺品,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更将借助于现代便利的经济发展轨道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Z8记者郭栓敏摄影

  【责任编辑 何义涛】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