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检验证书成为交易的质量凭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09:08 中国质量新闻网

  非棉纤维公证检验的有效性进一步显现

  检验证书成为交易的质量凭证

  本报讯(记者王 辉)如今,凡是参与桑蚕干茧电子盘采购的买卖双方,都会以纤检机构出具的桑蚕干茧公证检验证书作为质量证明进行交易;银行信贷要以纤检机构提供的公证检验结果作为企业贷款的质量依据。据了解,自去年9月,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在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率先开展试点以来,桑蚕干茧等非棉纤维公证检验证书越来越成为市场交易结算的重要质量依据。

  2007年,中国纤检局先后编制了《2007年度非棉纤维公证检验任务分配方案》、《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工作质量考核办法(试行)、《非棉纤维公证检验监督抽验实施办法(试行)》和《非棉纤维公证检验企业申报与退出程序(试行)》等制度规范,加强了非棉纤维公证检验的计划管理。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质量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同时各级纤检机构组织开展了山羊绒、麻类纤维(苎麻)、生丝黑板和外观检验等公证检验检测技术交流目光比对活动,增强了检验技术人员的标准掌握尺度和检验操作熟练度,综合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使得非棉纤维公证检验的有效性在社会上进一步显现。目前银行信贷与公证检验结果相挂钩,纤检机构提供的公证检验结果已作为企业贷款的重要质量依据。据了解,宁夏纤检局组织开展了质押山羊绒公证检验工作,先后17次接受3家商业银行对山羊绒试点企业质押信贷的实物检测,共计检验原绒或分梳山羊绒31批次、1261吨,银行依据公证检验证书发放贷款累计达到3.5亿元。既帮助银行规避了贷款风险,又解决了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实际困难。

  公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为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内蒙古纤检局数年来坚持向政府报告《山羊绒羊毛质量分析状况》,为自治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促进毛绒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加快了羊绒产业升级步伐,增强了内蒙古羊绒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公证检验为试点企业和农牧民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增强。2007年各生丝公证检验机构帮助企业建立生丝黑板检验室、重新制作生丝外观检验设备、免费为企业培训生丝检验人员等,帮助试点企业完善检验技术条件和提高检验技术水平,通过经常性的分析试点企业公证检验数据,及时帮助企业跟踪产品质量的异常变化,得到了缫丝企业的赞誉。由于山羊绒公证检验使山羊绒交易实现按净绒公量计算结价,体现了优质优价,内蒙古乌审旗和青海省三角城引导农牧民进行绒山羊改良,促进了品质优良山羊的生产不断壮大。

  截止到2007年11月底,全国各级纤检机构共完成桑蚕干茧公证检验5847吨,山羊绒6877吨,生丝1359吨,麻类纤维22187吨。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工作程序逐步完善,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等作用进一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共挽回经济损失 6100余万元。其中,山羊绒公证检验挽回经济损失近5000万元,麻类公证检验挽回经济损失862万元,生丝公证检验挽回经济损失241多万元。《中国质量报》

记者王 辉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