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互联互通齐步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08: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部际联席共同推动认证认可工作效果明显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1家体育场所通过体育服务认证,我国体育服务认证制度取得初步进展。这是记者从国家认监委获悉的。

  2007年以来,我国认证认可部际联席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原则,协商沟通,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例如,在国信办、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8部委的全力推动下,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正式组建并顺利运行,颁发了首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证书,强制性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的启动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而且,国家认监委与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建立的“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认证”、与交通部合作的交通产品认证制度已经实施。

  为落实《能源法》关于建立节能产品认证制度的要求,国家认监委组织编制了相关规划,与国家发改委多次沟通后达成一致,于去年年底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源节约产品认证工作的意见》。与水利部配合,推进节约型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目前,54家企业获得了180余张节水灌溉和农村供水产品认证证书。与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商议,拟制定统一的国家环境友好型产品认证制度。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目前已向中国最大的21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和18家光伏太阳能电池企业颁发了产品认证证书。

  与此同时,国家认监委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实施的体育服务认证制度取得初步进展,下一步准备共同建立 “体育场地和体育场所检查制度”,并与教育部就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试点、知识产权局开展专利信息服务认证、中医药管理局建立“中医服务认证制度”等进行了有效沟通和研讨。

  在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近年来,政府对认证认可的采信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已有13部法律、12部行政法规、多部规章和行政法规性文件明确规定利用认证认可手段,为经济活动提供技术评价;在国家相关政策性文件中涉及认证认可工作的越来越多;认证结果越来越被政府部门采信,作为行政审批的有效补充手段。

  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在地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招标中,将获得体育用品认证作为准入条件之一。教育部也发布了文件,采购中小学生体质监测器材要采信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民航总局有关业务主管司局的行政许可项目中,将认证结果和获证情况作为基础性工作予以参考。卫生部、国防科工委、海关系统等领域的实验室认可的作用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随着认证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获证企业数量和社会影响力快速增长,认证认可工作为促进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认证认可部际联席各成员单位积极宣传认证认可工作。民航总局定期向有关单位通报认证认可有关信息;公安部在《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应采用检测、认证、合格评定和监督检查等多种手段强化标准实施效果,并积极推动社会公共安全产品认证工作。

  2007年,国家认监委与科技部、交通部、国家工商总局、民航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业局6个成员单位举办了6期国际认证认可知识讲座。商务部、认监委在浙江、甘肃等7个省举办了“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国家认监委有关负责人指出,2008年将进一步完善认证认可部际联席会议各项制度,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好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工作机制。

  据介绍,2008年国家认监委将与行业主管部门一起,重点研究并共同推动和建立相应的国家推行的自愿认证制度,实行统一认证标准、统一认证规则和统一认证标志,尽快建立和实施森林认证、电力能源认证和航空管理体系认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国家推行认证制度的公信力和有效性,促进政府部门对于国家推行认证制度结果的采信;加大推动节能节水、环境标志、信息安全产品、建筑材料和部品、发输电设备、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评估、良好农业规范、无公害农产品、有机产品等认证结果的政府采信力度。

  同时,各成员单位将继续就各类突发事件及时与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协调达成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继续探索成员单位共同配合加强行政监管的工作模式。如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体育服务认证、交通产品和铁路产品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同时探索与相关主管部门行政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新思路,推动我国认证认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王惜纯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