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重庆着力开放:建设西部地区新增长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 00: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吴红缨 实习记者 宋超 

  2008年的重庆两会,最热的话题是“开放”。

  1月20日上午,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该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做<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辟专章强调,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将“着力增强改革开放动力”。

  加大对外开发力度,建内陆开放性经济,这是去年12月1日履新重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为重庆跨越式发展提出的新路径。

  “重庆的出路在扩大开放”

  1月20日参会的重庆市人大代表们都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开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开放”的篇幅,占到近三页。其主体思想是,“重庆要在扩大开放中形成参与国内外竞争的新优势”。

  一位人大代表指出,这反映了薄熙来的施政纲领。毫无疑问,开放将成重庆今后发展的主旋律。

  据统计,2007年重庆全市GDP达41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788.6亿元,综合经济力较2002年有大幅提升。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对外开放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矛盾依然存在。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开忠称,重庆仅仅靠自身条件来发展是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的。由于地域位置和历史的原因,重庆自身经济发展还是相对落后,表现出来是产业、企业等经济实力的积累薄弱,顺带表现为经济建设和管理的经验较少,对内,无法内聚;对外无法外敛。中心城市在西部尤其是西南区域的效应不明显。

  杨开忠建议,重庆应结合统筹城乡综合实验改革。一个突破口是进行对外合作体制改革,开放首先面对的是和周边地区的开放和合作,做西部区域经济中心,另外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这样才能在西部城市中依靠自身相对较大的生产力、消费水平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两者做起来之后才能吸引周边的和国际的资源。

  所以,商务部部长出身的薄熙来,在到渝的1个多月时间,在公开场合,一再提及开放对于重庆的重要性。

  薄熙来表示,“我到重庆后,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与大家一起贯彻落实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通过不断完善软、硬环境,使重庆逐渐转化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314”总体部署,是指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接见重庆代表团时指出的,中央政府希望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薄熙来称,这一讲话,体现了中央寄望重庆要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中发挥重要作用。“314”总体部署被列为重庆新时期的发展总纲。

  薄熙来认为,重庆要实现这种跨越式发展,“最根本出路在扩大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扩大开放”。

  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认为,薄熙来提出,通过开放,吸引国内国际产业、贸易转移,从而加快城市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将成为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改实验区的核心所在。

  路径选择

  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重庆扩大开放的种种途径。

  一是建设西部最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包括扩大内需,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和会展经济,现代服务业,发展资本、产权、技术等要素市场。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所所长李勇称,该举措的意图,在于打造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以促进物流,贸易业的发展,聚集国内各种资源要素。

  第二个途径是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体而言,包括打造一流口岸、提高内外资利用水平;扩大外贸进出口规模、“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及推进区域合作”。

  争取设立内陆保税港区被作为重庆打造一流口岸的重要落棋。重庆从去年起,围绕长江上游的寸滩港,提出申请内陆地区首个保税港区的设想。随着薄熙来来渝,这一设想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日增。

  这也是薄熙来来重庆一个月时间内重点关注的事件之一。而早在去年10月份,重庆市政府就与商务部共同签订了<共同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合作备忘录>,其中就包括商务部将就重庆设保税港区事宜,积极与海关总署等部门进行协调。

  薄熙来赴渝后所关注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打造一个与保税港区无缝连接的物流平台。

  知情人士透露,在薄熙来努力下,重庆已与铁道部达成协议,确立由铁道部为主要投资方,在重庆沙坪坝区建40平方公里的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建成后由有国际资本背景的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公司运营。

  “光凭寸滩滩水路,物流还做不起,必须跟高速路、铁路、空港相连,才能解决货物的进出,这个集装箱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建。”上述人士称。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