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远见铸就远达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与总裁谈心之发现未来系列(一)■本期嘉宾:刘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本报记者童辰

  ■采访手记

  当很多企业还在追求做“百年老店”的时候,远达正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接近这个奋斗目标了。

  因为他们所从事的核电厂核废料处理业务,拥有300年的监管权。

  远达创造了许多奇迹,以下文字是最好的诠释:

  短短七年时间,远达公司迅速成长为全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

  从2003年到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从1.39亿元增长到12.6亿元,增长了8倍,年均增长108%;利税从933万元增长到1.13亿元,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130%;人均产值从120万元/人增长到605万元/人,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71%;净资产从0.95亿元增长到1.6亿元增长了0.7倍,年均增长19%;净资产收益率从3.66%增长到29.27%增加了25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远达已在全国22个省市承担了47个脱硫、脱硝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31884MW,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200多万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约360多亿元。

  “成就”这个词,远达是受之无愧的。然而,在2000年当他们正啃着城市污水处理业务这块“鸡肋”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能有今天的业绩。

  转折点始于他们果断放弃了这块没有利润、且竞争激烈的水处理业务,而转向了另一个环保治理业务——火电厂烟气脱硫。4年后,远达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现在,脱硫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但他们在这块成熟的产业上又创新出了新的业务模式:脱硫业务特许经营。即由远达投资建设脱硫系统,负责并承担全部环保责任,只收取国家补贴的1.5分/度的电价。

  目前,远达已与三个电厂以这种经营模式进行了成功合作。

  大气污染治理的下一个高峰期是火电厂烟气脱硝。他们已经提前储备了脱硝技术,并在中国目前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厂完成了示范工程建设。“预计2010年后,脱硝将成为火电厂废气处理的第一业务,可能有数百亿元的市场。”

  脱硝以后可以脱汞,脱汞以后呢?节能产品的开发应用、核废料处理等等,都在他们的视野之内。

  写到这里,我们已经涉及到远达奇迹的三个武器:团队、战略和创新。

  战略无疑是第一位的,前瞻性的思维方式是远达走出围城驶入蓝海的法宝。

  优秀的管理团队、坚强的执行力和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远达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

  创新,是远达不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远达的执行力来源于对人的尊重,远达的员工拥有可以在“家属”面前抬得起头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同时,远达也很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几乎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刘艺说:“机器设备都需要大修费用,而我们企业最核心、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人了,所以对人员的培训就算是一种‘大修’吧。”

  我们整理的刘艺谈话录音累计有近五万字,以下是其中的节选。

  企业的竞争力是这样形成的

  刘艺:我们从这个行业的背景说起。所谓的环保治理大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污水处理;二是固废处理;三是大气污染治理。

  火电厂每年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我国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概就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

  在2000年以前,国内脱硫装置很少,并且采用的都是国外的技术和设备,造价很高,因此国家下决心走国产化道路来降低脱硫成本。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远达公司1999年成立了。

  要使企业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三菱重工是我们企业学习的榜样,他们把许多传统产业都卖掉了,在横滨建立起技术中心,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成为他们主要的盈利方式。远达要走的,也是这条路。

  在脱硫产业发展前期,很多关键装备都是价格昂贵的进口设备,远达选择了引进技术,然后对关键设备逐渐实现国产化生产。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扩大,国内众多厂家也采用这种模式,纷纷引进国外技术进行设备生产,生产厂家多起来后,远达这个关键设备就不再“关键”了。因此,我们在核心设备上就失去了竞争力。此时我们学习三菱重工,把生产设备的厂转卖了,然后去开创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

  我们就是这样,不断创新、不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形成技术上的竞争力,远达引进了两种世界主流脱硫技术

  记者:因为三菱在走创新之路,因此他们把自己不需要的、陈旧的技术转让给了远达,是这个概念吗?

  刘艺:不是。三菱转让给远达的是其最先进的技术。我们选择三菱,是因为它是具有150年发展历史的国际化大公司,与三菱的合作,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2003年底,我们又与奥地利AEE公司合作,转让了另外一种脱硫技术。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两种技术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把两种技术的优点进行整合,通过二次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我们的成本就大大降低,用户的价值链也得到了提升,也就是用户花同样的钱,你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样就逐步形成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衡量一个公司有没有竞争力,有两个重要指标: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记者:远达是怎么想到引进两种不同的脱硫技术?

  刘艺:中国幅员辽阔,媒质和地理条件也差别较大,所以对脱硫技术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我们就是基于满足中国脱硫市场的不同需求才决定引进两种技术的。就像购买汽车一样,有人喜欢宝马,有人喜欢奔驰,你总要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行。

  记者:你们选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标准是什么?

  刘艺:有两个重要指标可以衡量该技术是否具备世界先进水平:一是该技术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二是它所产生的赢利能力。三菱技术在世界上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AEE技术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第一。因此,我们选择了当今世界上两种主流脱硫技术。

  你们多带钱,没有回来的日期,直到学会为止。需要多少钱,公司都愿意给

  刘艺:我时常跟我们企业的员工讲,企业给你们发的都是真钱,你们也应该给企业做真事,你们要是做假事,那么企业就给你们发伪钞。换句话说,员工的付出应该对得起企业所支付的薪水,企业的薪水也应该与员工的贡献相匹配。

  我们的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我们的技术人员也是高素质的,他们大都来自国内各大著名设计院和工程公司。我们企业员工普遍年轻,平均年龄才34岁。

  我作为企业老总,并不懂技术,但是我却乐意为我们的团队服务,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服务工作,带领大家与企业一道前进。

  记者:你的本事已经很大了。(笑)

  刘艺:坦率地讲,远达所走的这条路还真是对的。我们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那是我们刚把三菱技术转让过来的时候,我们还不会设计,三菱帮我们设计了第一套脱硫装置,收取了远达1450万元的设计费。不过这与他们自己做珞璜电厂脱硫装置时收取的2100万元设计费相比还算是便宜的。

  为了使自己尽快掌握三菱技术,远达相继派出了两批人员到日本学习。按照协议约定,我们的人员有两个月的免费学习时间,超出这个时间的要加收费用。我在送员工赴日本学习的晚餐上说:你们多带点钱,公司不限定你们回来的日期,你们什么时候学会就什么时候回国,需要多少钱,公司都愿意给。

  什么叫学会?首先我们能自己独立设计,完成后交给三菱公司审查,他们收取700万元的审查费,这与第一套完全交给三菱设计相比,我们节约了750万元。之后的第三套、第四套……慢慢地,我们就完全掌握了三菱的核心技术。

  2005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刘艺:2005年,远达在市场上表现良好,网上都有公布,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记者: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刘艺:2005年应该超过了11%。

  记者:国内脱硫项目现在是否还有国外公司在参与竞争?

  刘艺:有,但是很少,主要还是国内公司在相互竞争。据国家环保产业协会统计,全国从事烟气脱硫的环保公司有100多家。

  约法三章

  记者:一般而言,有国企背景的公司,很多管理机制应该比较陈旧。但是据我了解,你们的管理机制跟传统国有企业不一样,为什么呢?

  刘艺:我们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公司,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就得贴近市场,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办事。如果企业的体制是完全计划经济式的,那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远达从一开始,就在摸索一种创新的机制。在电力体制改革前,远达的控股方是重庆电力公司。我记得在一次有很多基层一把手参加的会议上,电力公司领导问在座的基层负责人企业目前有什么困难,很多基层单位负责人选择了诉苦。当我发言时,我回答的是没有困难,有困难也该由我们企业内部解决。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向领导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给我灵活的用人机制;二是给我合理的分配方式;三是允许我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企业。

  因为远达是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如果在管理上内部采取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外面采用市场经济管理模式,那么企业在市场上就根本没有竞争力。事实证明,我们现在的管理模式是可行的。

  执行力是淘汰出来的

  刘艺:我们企业很早就形成了严格的淘汰制文化,我们叫“127”淘汰制。20%的核心员工为企业贡献了70%的财富,这样的员工公司要重点培养,并花大力气留住他们。70%是中间力量,得想办法培养,让他们向那20%靠拢,要让他们有奋斗目标。最后10%的群体,要么他们向70%靠拢,要么他们在竞争中被淘汰。

  执行力是淘汰出来的。没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就不能形成企业坚强的执行力。

  记者:这也太资本主义了吧?

  刘艺: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就是优胜劣汰。在企业中,我们为每个员工制定了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要求他们朝着各自的目标迈进。我们每位员工每年都要接受综合述职和考评,达不到要求的就只能重新学习,竞争上岗,这样内部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竞争氛围。

  有很多国有企业到我们远达来交流学习,但他们却很难学到。

  记者:为什么呢?

  刘艺:这是一种企业精神,一种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很难复制的。远达已经形成了这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企业文化,很多国有企业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原来有个清华大学毕业的总经理助理,他是制定这个淘汰规则的起草人之一,但他后来却因这个规则把自己淘汰了。

  记者: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艺: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他的进步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他就不适合在工程公司工作了,我认为他更适合在咨询公司工作,所以我给他提出了我的建议,最后他接受了这个建议,去了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并干得很好。

  记者:听说你之前还在其他企业任过总经理?

  刘艺:对,到目前为止,我在三个企业里面工作过,并任了14年的总经理。

  既然你们说得对,那我们就全力支持

  记者:都哪三个企业啊?

  刘艺:一个是原来重庆电力公司下属的远望科技公司,另一个是重庆信息港宽带网络公司,还有就是现在的远达环保公司。

  记者:你在重庆信息港宽带网络公司工作过?

  刘艺:我应该是重庆信息港宽带网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那里任过副董事长职务。

  记者:你在远达工作前,熟悉环保行业吗?

  刘艺:我学的是IT,并不懂环保。

  记者:国家发改委给你们3000万元国债的时候,你们企业是怎样一种状况?关键技术已经引进了吗?

  刘艺:技术还没引进。那个时候,我们制定了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在翻阅了大量环保资料和国家相关环保政策文件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我国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环保需求会大幅度增长。于是我们想到了重庆的资源优势,可研报告上报重庆市发改委(当时还叫市计委)。

  发展脱硫环保产业,重庆具有两个优势:一是重庆安装脱硫装置较早,是全国惟一拥有两种脱硫技术的城市,为重庆积累了大量关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的人才;二是重庆的脱硫装备制造具有优势。

  重庆市发改委看了可研报告后,赞同了我们的观点。既然你们说得对,那我们就全力支持。

  记者:重庆市发改委有那么好吗?

  刘艺:这个项目本身就是重庆市发改委牵头的。

  我是重大毕业的,所以我“混进”重大会场去听了一下

  记者:当时怎么想起来要搞这么一个项目,是谁提出来的?

  刘艺:我们团队提出来的。

  记者:那当时怎么做起来的?这样的事应该印象很深啊。

  刘艺:来这个企业以前,我从事的是IT行业。

  当时我任远望公司总经理,那时我们已经在思考进入环保领域了,所以决定投资一个公司。但是我们对环保还很陌生,想找一个对环保行业比较熟悉的企业一起做。经过了解,重庆有一家从事环保行业并做得较好的康达公司。我们的合作一拍即合,双方各出资50万元,注册了一个资本金100万元、名为“远达”的环保公司。

  1999年底,有批国外的环保专家到重庆考察交流,其中有一个报告会设在重庆大学。我们当时想去了解一些有关国外环保发展现状、国内环保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我是重大毕业的,所以我就“混进”重大会场去听了一下。在会上,我了解到二氧化硫污染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家未来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还提到为降低造价,将实行脱硫装备国产化,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啊。

  就是这个信息,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随后在重庆市环保局的支持下,我们这个项目被市计委立项,然后得到国家计委批复,并给予国债3000万元的支持。

  如果我们现在告诉大家,这里有个金矿,大家都不会相信、也不会来开采。但是如果大家看到我们把金矿开采出来了,我们再问大家来不来一起开采,肯定很多人都会争着来一起干

  记者:刚才听你们介绍,说远达注册资金有7500多万元,是吗?

  刘艺:是的,刚开始注册这个公司的时候是100万元,后来增资到5000万元,最后再增资到如今的7500万元。

  记者:什么时候到5000万元的?

  刘艺:2000年7月。

  记者:你们注册资金怎么这么快就增长起来了?

  刘艺:我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们现在告诉大家,这里有个金矿,大家是不会相信的,也不会来开采。但是如果大家看到我们把金矿开采出来了,我们再问大家来不来一起开采,肯定很多人都会争着来一起干的。正是我们实实在在地干出了成绩,让股东看到希望,赢得股东的支持和信任,所以投资就增长了。

  就在那一瞬间,我在电话里告诉他们,我们不再参与水处理市场的竞争了

  记者:听说你们企业在成立之初还从事过污水处理,那是怎么一回事?

  刘艺:说起污水处理,有一个细节。

  远达公司刚成立时,没有承担脱硫项目。2001年,重庆三峡库区要建造城市污水处理厂,我们也参加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投标,经过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最后我们中标承担了开县、奉节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两个项目的总承包建设。花了1年时间两个项目竣工投产,但我们却没赚到1分钱。事后我们通过认真总结,得出结论:城市污水处理项目门槛较低,我们在技术、市场和管理上都不占优势,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竞争力。钱虽然没有赚,但是我们还是收获了两样东西,那就是锻炼了人才和积累了工程总承包的管理经验。

  在后来的污水处理项目招标中,我们又接到了招标通知。就在那一瞬间,我在电话里告诉他们,我们不再参与水处理市场的竞争了。

  说实话,作出这样的决定后,我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不过,一年以后,脱硫市场开始大规模增长,我们牢牢地抓住了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回顾这段历史,证明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否则,现在的情况就是,重庆多了一个水处理公司,而中国少了一个脱硫公司。

  有半年时间,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个人,一个敢说敢干的人

  刘艺:污水处理业务,虽然不再做了,但是4年以后,我们在做脱硫系统时涉及到脱硫废水处理,它是脱硫系统的一部分。4年时间,通过大量的工程总承包,我们慢慢积累了一批水处理专业人才,我们在污水处理上已具备自己的技术优势;同时,我们的工程管理经验也慢慢成熟了。

  2004年下半年,我们准备成立专业的水处理公司。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需要一个水处理公司的领军人物。所以有半年时间,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个人,一个敢说敢干的人。我们当时列出的条件是:一要做过大公司管理,有经验、有魄力;二是有经营管理和市场意识;三是最好犯过错误,这样他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后来我们还真找到了具备条件的人。目前,水公司在他的带领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吃着今天,准备着明天,盯紧后天

  刘艺:说到这里,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战略,公司的发展目标是节能、减排。

  公司的主营业务有:烟气脱硫、脱硝、水处理、节能产品和核废料处理。

  今天的业务是烟气脱硫、脱硝。

  明天的业务是烟气脱硫、脱硝和水处理。

  后天的业务是烟气脱硫、脱硝、水处理、节能环保和核废料处理。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