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部分高校负债濒临破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0日 18:0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武文静报道

  “五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15日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这一论调,再次将大学负债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事实上,高校负债累累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贷款扩招,扩招再贷款的恶性循环使得高校在贷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专家建议,为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需要改革现有国有高校的投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对国有高校融资体制进行调整。如果一味依仗公共财力对其进行补贴,通过国民投入被迫为之买单,则只会加速高校走向破产的边缘。

  沉重的债务

  “五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破产。”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的论调并非危言耸听,其实早在去年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就已经意识到了高校负债累累的严重现象。

  去年两会期间,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坦言,“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将很有可能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

  曾任南昌大学副校长邵鸿介绍说,南昌大学负债20亿元,每年利息就要1.1亿元,全校收入不到3亿元,每年仅够付息,只能采取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办法维持债务。江南大学副校长王武表示,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

  如果说这些都还只是专家学者们的担忧,那么吉林大学的自曝债务危机并在全校范围征集意见,则着实给债务缠身的各大高校以猛烈一击。

  2007年3月下旬吉林大学在校园网站上发布通知,自曝欠国家贷款三十亿,每年必须偿还银行的贷款利息就高达1.5到1.7亿。自2005年以来,学校已经步入付息高峰期,向全校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

  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贷款额达2001亿元。全国政协发布报告称,全国高校负债总额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教育部内部权威人士测算,如果计入工程建设方垫付的资金,保守估计全国高等院校债务应为4000亿元。

  由北京大学完成的《高等院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称,截至2005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而这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元,校均收入8.64亿元,也就是说现有的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这部分高校收入的51.1%。

  负债累累的原因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拨款占所有教育拨款总额的比重已达到1/4左右。但是,自1999年以来,全国高校扩招近5倍,而财政预算却增加不到2倍。随着扩招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划拨的经费已明显捉襟见肘。所以高校普遍采取“银校合作”的形式,银行贷款迅速成为高校扩招所需资金的主要渠道,也渐渐成为巨大的财务压力。

  有专家表示,高校资源出现过剩,5年后极有可能会有高校倒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学龄段人口5年内将会自然减少,在校中学生生源会连续下降,高校招生时就有会面临生源不足的状况,以后高校资源将过剩,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转折。如果高中毕业生人数不足高校招生计划数时,高校就会“吃不饱”,甚至破产。

  融资体制须改革

  为了缓解日渐沉重的负债压力,高校已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而部分高校更想通过“卖地”来还债。就此现象,国土资源部对高校擅自转让土地发出了“禁令”。面对如何化解高校的债务风险,业内专家提出了三种办法:政府拨款、学校自筹、社会筹款。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如果完全让政府和高校来偿还债务,是不太现实的。高校负债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从高校融资体制改革着手。

  相关专家表示,在当下高校负债问题严重的背景下,如果不从根本上对国有高校融资体制加以矫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国家财政,也就是国民投入被迫为之买单。只有改革现有国有高校的投资管理体制,才会激发高校经济“自立”的意识,高校资金的运作才会自然走向合理化道路。一味依仗公共财力对其进行补贴的“溺爱”思路,只会加速高校走向破产的边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程方平主任认为,中国高校最重要的事情应是完善资金运用的民主监督机制和相关的法律程序。而日本高校2004年进行的民营化或者法人化运作模式也为中国高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高校法人化之后,财团或者企业的加入能够减轻国家的负担。记者武文静摄影

  【责任编辑 张秦宁】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