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芬芳的死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00:19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李然

  从<浮士德>到<魔山>、<铁皮鼓>,德国文学一向盛产惊世骇俗的另类。再一个例证就是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此书被先后翻译成40多国语言,多年位列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你可以去搜他的照片,看上去就是那种注定要做大师的、不会有正常思维的人。

  很多人都有意把<香水>翻拍成电影,这其中包括斯坦利·库布里克、雷德利·斯科特、马丁·斯科西斯、蒂姆·伯顿等等。但这些大牌导演都没能如愿,最后制片人挑了一个年轻人,汤姆·蒂克威。觉得这个名字不熟悉?他拍过<疾走罗拉>。

  出身于巴黎肮脏恶臭鱼市的男生格雷诺耶,一生痴迷于芬芳的气味。他先后杀死二十六名少女,采集她们的体香,为了合成心目中最神圣的香氛。两句话的故事情节,却有着两个多小时的片长,但你不会有觉得拖沓和繁冗。对比<疾走罗拉>的后现代风格,我们讶异于导演收放自如的控制能力。全片华贵大气,让人联想到<莫扎特>、<教父>等,典型的大师气质。

  两场戏值得细讲,长度都在十分钟左右。一个是格雷诺耶第一次到巴黎,闻到了无数的气味,尤其是那少女身上混合着水果气息的清新体香,让他一下找到了真爱的感觉,而为了恢复这种气味,找回这种感觉,则成为他所有行动的动力。很多导演对本片望而却步,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是关于嗅觉的电影。在人类主要的感觉之中,听觉和视觉是可以直接叙事的,而嗅觉本身却无法自由的表现。尤其是作为视听语言的电影,如何描述原著中那些迷人的香氛呢?我以为导演还是很成功的完成了任务:电影无法展现气味,但是电影通过各种手段刻画气味给人的感觉:比如香水师闻到香氛后宛如置身花园,受到美女青睐;比如众人与主教态度的转变,幻觉天使来到人间。

  第二个就是最后的行刑,从人群集聚起来准备观看他的死亡到最后被格雷诺耶征服,这场戏是全片的高潮,内容匪夷所思,镜头精雕细刻,值得大书特书,也是全片精华所在。印象中韩国电影<麻姑>有825个裸体女子,著名的<罗马艳情史>和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也有群交场面,但是我以为和这个段落相比都是小儿科。

  这里要提到本场戏中的群众演员。我特别喜欢看国外电影的群众演员,基本上都比我们影视剧中的主要演员水平高。但是这场戏的群众场面还是让人咋舌,不知道现场如何控制,如何动员,如何付费,可能都不要钱吧,这么多男男女女脱光了趴在地上……简直就是行为艺术!!我来回看了好几遍,演员们都很尽心尽力,投入演出,几乎没有破绽。

  奇诡的内容,精美的画面,都是本片引人入胜之处,但更迷人的却是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前段时间一直在追美国电视连续剧<犯罪心理学>()。FBI的一个小组专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行为分析(Behavioral Analysis)来寻找连环犯罪者。按照他们对某类连环杀人犯的描写(Profile),和这部电影中格雷诺耶的情况几乎完全一致:青年男性,童年遭遇重大挫折,从事底层的工作,沉默,逆来顺受,外表温顺,无攻击性,在人群中毫不起眼,但自负极高,杀人后留取纪念品,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性无能。

  对比影片的故事:格雷诺耶出身在最肮脏腐臭的巴黎鱼市,他没有正常的成长过程,即使受尽屈辱,但是他从不反抗,而他虽然对女性的气味如此迷恋,但是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个女子发生正常的肉体的关系;杀人之后,他会留取她们的头发,采集她们的味道——这些都可以证明他的性变态症候。

  在<性心理学>中,爱里士就专门论述过"性择与嗅觉"的关系,嗅觉与生殖系统之间产生交感反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少数人身上,嗅觉的作用超越其他感觉,这在物恋现象当中,被称做"嗅觉型"。很明显,格雷诺耶对气味的迷恋是与他的性冲动紧密相连的,当青春期那一次巴黎之行,让他找到了钟爱的,为之深深沉醉的气息,这气味让他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找到了生命的目的,唤醒了他的性反应。譬如恋足癖的人迷恋的不是女性的身体,而是足本身;陷入嗅觉迷恋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迷恋女性的气味,但其终极目的仅仅是气味本身,而非女性。手段本身成为了目的,格雷诺耶的快感来源全在那迷人的气味,这是他得到满足的唯一方式。

  尽管可以认定格雷诺耶是一个精神有疾患的变态青年,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一个讲述病态的人的故事可以那么引人入胜呢?我们从这匪夷所思的故事和人物身上得到了怎样的满足?呵呵,这个问题貌似不能深究。

  现实的情节背景下发展出超现实的故事,这种题材总是让我们目瞪口呆,同时为之深深折服,类似<铁皮鼓>、<老男孩>。其实电影从主题上来说,是很主旋律的。格雷诺耶一生所追求的,无非就是爱的感觉,爱的力量,于他而言就是爱的气味。但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却是去杀人。神圣的目的却要通过罪恶的手段去获取,这样的反差是情节之所以引人入胜的因素之一。

  道德感与美感,在本片中被分置于两个互不关联的层面。我们不会对凶手产生道德上的敌意,而是去关注他如何完成他的理想,实现终极的目标。就像那些死去的少女,虽然被割掉了头发,赤裸地弃尸在地,但是她们的死状其实非常美丽——这种美感在最后的贵族女儿身上得到强化:父亲推开门,看见女儿的死尸,同时还有神圣的炫目的光芒……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