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看不清楚的“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23:25 中国经济时报

  ■王国华

  上世纪8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教作文的老师总爱给我们出这样的题目:“畅想我的1990年”。我们就想啊,到了那时候,生活会怎么样呢:已经实现了四个现代化,人们都住上了楼房,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家园就像花园一样……啊,真让人期待!到了90年代,语文老师又让我们“畅想2000年”,哇,那可是二十一世纪啊,一提这个字眼,我就忍不住心潮澎湃。转眼之间,二十一世纪都过去快十年了,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如果你让我想象“我的2015年”或者“我的2020年”,我再也不敢这么盲目乐观了。我不会以为将来就比现在更好,也不会再沉浸于这种玄妙的畅想中而忘乎所以。相反,我连畅想的兴趣都没有了。我的2020年,或者住房面积能更大一点儿?算了,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社会治安再好一点,物价别再攀升这么快,我就心满意足了。

  是不是人一到了这个岁数,都会变得这样无趣?

  我们当初的畅想有一部分显然是实现了。比如住上了楼房,买了电视。但是我们的心情并未见得比原来更好,相反,有时却更压抑,更焦虑了,电视和花园式小区只能给我们带来暂时的欢欣,而持续的、长久的焦虑夜以继日,绵延不绝,这是当初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未来,往往只做好的设想,而忽略了“坏”的计算。设想好的一方面,乃是人之常情,而疏忽其对立面,却让我们不小心掉进了自己的陷阱。

  因此,所有的未来,都是在现有语境下做的一种设计。它囿于当下,像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想象力只限于井口那么大一块蓝色的云彩。个别时候,青蛙蒙对了;大多数时候,未来和现在根本不搭调。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畅想过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随时到县城里赶集,因为,那时的我能够在县城的集市上吃几个肉包子,已是人生最大乐事了。而我的小伙伴,认为自己未来应该娶个卖冰棍的媳妇。他最爱吃冰棍。卖冰棍的少女,在他眼里都是天仙。由此可知,有的“未来”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设计,有些“未来”远远落后于最初的设计,总之,靠谱的不多。好在,因为谁也没有见过“未来”,我们可以信口开河,随心所欲,不用真正为其负责。事实上,那些“未来”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能想象到的未来,不叫未来,而应叫做“进展”。明天的早餐吃什么呢?冰箱里没有鸡蛋了,那就吃饼干吧。这样的进展,我们看得见,摸得到,不会有惊喜和意外发生。而未来呢?总是在我们意料之外。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着追求/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你是不是像我曾经茫然失措/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叫《我的未来不是梦》,主人公试图通过所谓的“努力”改变现状,但他却用“未来”代替了“进展”,而事实是,可以说,我的“进展”不是梦,他的未来,则永远是个梦。

  我们再往回看,自己的未来是什么呢?最初别人把你叫做“八九点钟的太阳”,“花瓣上的露珠”,你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最后,除了少数人惊天动地、波澜壮阔,一步一层天,其他的,都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不可避免地成了凡人。凡人的结局,或者也是当事人梦想的,但是,各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未知的元素,总会轻而易举地撞碎你最初的设计。当初有过伟大梦想的,过后不过是供自己一笑。越在年轻的时候,越是敢想,经过了一次次磨洗和打击,知道未来也不过如此,不再对未来抱什么期待。“未来”,就以这样残酷的方式一下下凿掉了人们当初的懵懂和张狂。如此推算,所谓“未来”,就是一把远远的,吊在眼睛前方的干草,驴子跟在后边狂追,越跑越快,直到累倒;有时候,未来也是一个自欺欺人的骗局,明明知道遥不可及,反正离得远着呢,先画一张饼挂在那里,到时候再说。

  不仅是某个人的“未来”,乃至社会的未来,人类的未来,都在得失之间徘徊、纠缠,绝对不是畅想的那么单纯和可爱……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