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广西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09:45 中国经济时报

  ——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前主席陆兵

  ■本报赴广西采访组

  2007年12月28日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接受陆兵辞去自治区主席职务的请求。

  即将于本月中旬召开的广西“两会”,也将为陆兵所代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的工作划上一个句号。

  如何看待过去五年的工作?面对下一个五年,广西站在怎样的起点上?就此,本报记者于2007年岁末采访了陆兵。

  过去五年,是广西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是经济效益最好的五年,是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五年,是广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中国经济时报:同一段时间,不同的人必定有不同的感受,甚至对时间长短的感觉也不一样。这五年你的感觉是什么?

  陆兵:过去的五年是忙碌和充实的五年,也是令人欣慰的五年。自治区第十届人民政府自2003年1月任职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严重旱涝灾害等困难,夺取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区十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得到一组广西2007年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全区的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2523.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865亿元,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由5558元增加到12363元,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由305.5亿元增加到703.9亿元,年均增长18.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由35.6亿元增加到260亿元,年均增长48.8%。这应当可以诠释你所说的充实和欣慰。从数字来来,这五年推动广西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力量还是工业。

  陆兵:是的。根据最新统计结果,广西的工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699.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001亿元,年均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7.7%提高到3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0.3%提高到48.5%。

  从产业来说,五年来,广西的传统优势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新兴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再具体一点说,我们的成品糖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汽车产量2006年排全国第七位,强优企业和名牌产品明显增多,有4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园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产业结构方面,广西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五年前的1074.9亿元增加到2273亿元,年均增长11.7%。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3.9∶33.6∶42.5调整为21.5∶39.7∶38.8,第二产业比重提高 6.1个百分点。

  工业化进程加快同时,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28.3%提高到目前的36.24%。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

  中国经济时报:可是在外界感觉上,广西似乎还是农业大区。过去的五年,广西农业发展情况如何?

  陆兵:农业方面我们主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几方面推进工作。我们的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2年的6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64亿元,年均增长5.8%。农产品结构、种养业结构和农业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甘蔗、蚕桑、松脂、八角、速生丰产林等产量排全国第一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44.5%提高到49.9%,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平均超过90%。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县域经济方面,目前广西的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到65.9%。

  新农村建设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广西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从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中得到更多实惠,仅免征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补贴,农民直接受益22.2亿元。

  中国经济时报:应当说,五年来广西的最亮点是东盟博览会吧?无疑,这已经成为广西一张名片了。

  陆兵: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后有24位国家领导人、500多位部长级贵宾、8.2万名客商参展参会,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政治、外交、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的同时,广西提出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构想得到广泛认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从而带动广西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

  从广西自身来说,我们的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沿海基础设施、现代大型组合港、重大产业建设推进加快。广西与东盟各国、泛珠、长三角、西南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贸易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五年来,广西实际利用外资50.37亿美元,实际引进区外境内资金246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2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2.8亿美元,年均增长30.7%,其中出口由15.1亿美元增加到51.1亿美元,年均增长27.6%。

  中国经济时报:在广西采访中,我们听到一个比较多的词叫“国际大通道“,这是一个很具广西区域特色的词语,大概也可以从侧面印证你刚才所说的广西外向型经济问题。

  陆兵:广西的区位优势在开放战略下得到凸显。作为对外开放重要的依托和基础,我们提出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目前,南宁至友谊关、南宁至水任、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洛湛铁路、桂梧高速公路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由822公里增加到1879公里,港口总吞吐能力由5320万吨增加到10600万吨,与68个国内外城市开通了航线航班,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建成并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大通道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经济时报:这对广西而言,也是最值得投资的地方。

  陆兵:说到投资,我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2002年的8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956亿元,年均增长31.5%。投资高速增长同时,我们十分注重投资结构的优化,把投资向工业、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投资的几个重点项目进展情况: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项目已投入运行,发电装机容量由751万千瓦增加到1990万千瓦。金桂林浆纸一体化、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华银铝业、平果铝氧化铝二期、柳州钢铁集团钢结构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产,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在南宁市采访时,发现他们近五年来推出的重要改革措施不断。广西全区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陆兵:五年来,广西全区的改革也一直在稳步推进。比如农村综合改革方面,我们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实现种田不缴税的历史性跨越,撤并了213个乡镇。此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等也有较快推进。还有农垦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也在深入开展。与此同时,我们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明显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

  中国经济时报:从全国来看,五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被置于突出地位,节能减排被当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请你谈谈广西这方面情况好吗?

  陆兵:这几年,广西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我们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明显下降。COD(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2.7%。农村沼气入户率39.2%,居全国首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乡生活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山清、水秀、地干净。全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时报:发展归根到底是让百姓得到实惠。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五有”为重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在看你最近接受媒体采访相关材料时,发现这方面你谈得也比较多。

  陆兵:毫无疑问,发展需要依靠人民,发展也是为了人民。五年来,广西的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从收入来看,我们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7315元增加到2007年的12200元,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元增加到3224元,年均增长9.9%。

  就业与社保扶贫方面,我们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5%以内,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300万人次。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0%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城乡特困群众、水库移民、受灾群众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五年来,我们累计解决了42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300多万。革命老区、大石山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教育方面,我们提前一年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63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131.4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各类教育加快发展。

  人口卫生方面,我们抗击非典和禽流感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接近80%。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较低水平。

  中国经济时报:法治及政府自身建设方面情况呢?

  陆兵:这方面进步也是明显的。我们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100%。村民自治、城镇居民自治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取得较大进展。五年来,我们共制定各类政府规章99件,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地方性法规75件。行政许可法深入实施,共取消197项自治区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精简幅度达80%;与此同时,清理了涉及各行政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708部,涉及228个行政管理类别的行政处罚项目3297项。

  政府自身改革和服务工作也在扎实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完成。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建立。电子政务广泛推广,政务公开稳步推进。自治区本级以及14个地级市、80个县(市、区)设立了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项目大量削减,办事程序进一步简化,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

  中国经济时报:自治区政府即将换届,第十届政府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2007年应该说是广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

  陆兵:2007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

  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8%,财政收入增长2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6%,工业增加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分别提高1.1和1.4个百分点,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基本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4.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9%,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9万人次,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2%,出口增长42.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7.9%,人口自然增长率8.2‰。

  今日之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巩固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回首过去,我觉得本届政府是在认真履行职责,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走符合广西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之路、开放合作发展之路、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全民创业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时报:看起来,这的确是不平凡的五年。在“交棒”之际,能不能谈谈你领导下的这一届政府工作具体做法与体会?

  陆兵:总的来说,就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中央精神与广西实际紧密结合,抢抓发展机遇,完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走符合广西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之路、开放合作发展之路、改革创新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全民创业发展之路,奋力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五年前后,广西的三次产业比由23.9∶33.6∶42.5调整为21.5∶39.7∶38.8,工业化看来是你们绕不过去的阶段。

  陆兵:至少对于广西而言,工业化的确绕不过去。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广西经济是靠工业支撑的,准确地说,是三次产业协同带动了经济增长。当然不能否认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针对我区工业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薄弱的情况,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兴桂战略,不断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强化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工业化方面,我们走的是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几年,我们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企业集团战略,扶持强优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推进重大工业基地建设,实施工业品牌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经济运行协调,加大工业投入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安排工业园区发展资金12.7亿元,有效推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广西制定和实施了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支撑体系,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同时,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发展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29 亿元,有效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换个角度,据我们了解,广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是起了主导作用的。

  陆兵:广西经济增长的确主要靠投资拉动。五年来,我们在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同时,始终把投资项目工作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形成内外需求合力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格局。

  这方面主要做法是,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保、节能降耗、社会公益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积极运用市场和开放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分层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投资快速增长的有效机制。

  五年来,广西累计完成投资9223亿元,是建国到2002年投资总和的1.47倍;共实施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805项,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306项,是广西改革开放以来实施重大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消费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们注意到,这里突出强调了消费拉动的重要性。在消费方面,我们始终在千方百计地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同时,不断完善消费政策,着力改善消费环境,大力拓宽服务消费领域,积极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和优化消费结构,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水平。

  我们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由2000年末的2864.92亿元,增加到2007年末的5801.04亿元,年均增长14.43%;本外币贷款余额由2002年末的1996.99亿元,增加到2007年末的4331.03亿元,年均增长15.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59.8亿元增加到1898亿元,年均增长14.6%。

  出口方面,通过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名牌战略,外贸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同时,通过加快出口基地和外向型园区建设,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增强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我们在此前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被采访对象谈起广西这五年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时,都会提到“开放”与“合作”。眼下,广西整体开放与合作的战略态势已经形成,我们感觉,开放合作也会是广西今后发展最重要的亮点。

  陆兵:对外开放是广西的强区富民之路,发达地区的历史经验证明,惟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五年来,我们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合作促发展。

  开放战略中,我们紧紧抓住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契机,作为切入点,我们举全区之力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为中国与东盟搭建了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和文化交流平台。特别是办好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促进了我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这几年,广西的对外合作取得了历史性进步。通过充分发挥博览会的作用,深化与东盟各国和全国各省区市的经贸合作,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我们积极倡导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拓展与长三角的经贸合作,深化与西南的经济协作。以大开放、大合作促大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形成。

  在招商引资方面,通过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利用内外资规模;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与此同时,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外贸进出口,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目前与广西保持经贸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92个。

  中国经济时报:开放合作战略必须有支点和平台。除了东盟博览会这个大平台之外,我们注意到,随着2006年3月22日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成立,广西启动了规模宏大的沿海开发建设战略。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可以吗?

  陆兵:我们按照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的目标要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港口建设和临海工业为突破口,以城市群为依托,以项目为中心,以开放合作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了经济区开发建设。

  基础设施方面,到目前为止,共投入106亿元开展两期沿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提升港口、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整合沿海三港资源,组建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公司,推进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建设。同时,我们推进了大型临海工业园区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发展。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动开放开发的强大合力。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建设重点是沿海地区,但也注重各地区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产业布局区域化、区域布局产业化,促进各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着力建设南北钦防城市群、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集约建设一批县城和重点镇。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建设,突出抓好道路、给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全区城镇基础设施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298亿元。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加强城镇综合管理。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投入了财政资金16亿元开展南宁市连片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建设新农村的多种模式和多种机制。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努力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协调联动发展的长效机制。五年来,全区财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302.7亿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中国经济时报:刚才咱们聊到过改革话题,这方面你们有什么样的工作体会?

  陆兵:我们的改革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二是财政体制改革,三是金融体制改革,四是农村综合改革,五是投资和价格体制改革,六是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

  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方面,我们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五年来,全区财政累计安排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资金62.4亿元,保障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财政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改革和完善了自治区对下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及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加大对下补助力度,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安排对下财政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671.7亿元,有效缓解了基层财政困难。

  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有机统一起来,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又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中国经济时报:在广西仍然突出强调工业化的背景下,发展方式转变就更加引人关注,节能减排环保等工作压力应当随之增加?

  陆兵:五年来,我们一直把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质量效益提高的重要抓手,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加速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加大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的良好风尚。五年来,全区财政投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资金达到53.4亿元,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坚持不懈地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大力推广沼气,加强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扎实推进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矿区生态恢复重建、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工程建设。同时,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坚持节约集约用地。

  中国经济时报:环保与民生无疑成为眼下最热门的话题。与经济发展相比,环保与民生都是花钱的领域,所以“钱到哪里去”是个学问。你们的财政收入是怎么花的?

  陆兵:这涉及到财税金融工作范畴的问题。财政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财政金融工作,首先还不是考虑“钱到哪里去”,而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为此,我们着力培育壮大财源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构建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集中财力办大事。积极筹措和调剂资金,扶持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和强优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支柱财源,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依法加强税收征管,挖掘非税收入潜力,严格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壮大财政实力。

  财政支出最根本出发点是促进社会和谐,注重民生民本,注重集中财力办大事。五年来,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调剂安排支持重大项目实施资金45亿元,保障了沿海地区、东巴凤三县、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大会战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全区财政累计安排基本建设支出285.6亿元,保证了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水利等建设投入需要;全区财政筹措100亿元资金,确保了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通过集中财力办成了一些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中国经济时报:能不能再具体地谈谈财政支出改善民生问题?

  陆兵:首先,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地为民办实事。2003年—2004年集中投入22亿多元资金开展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的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筹措20多亿元资金办好农村基础教育等10件实事,2006年安排20多亿元资金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等8件实事,2007年筹措20多亿元资金办好5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石山区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等10件实事,使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得惠受益。

  就业方面,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乡就业和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全区财政累计投入就业再就业资金21.5亿元,有效地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全区财政累计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基本养老金71.3亿元,筹措新农合专项资金19.8亿元,从2007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农村低保。

  扶贫工作方面,五年来,全区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7亿元,分期分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同时,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着力改善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科教方面,全区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经费43亿元,有效促进科技基础建设,增强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我们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区财政累计安排教育事业费606亿元,集中力量打好“两基”攻坚战,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各类教育加快发展。

  医疗卫生方面,全区财政累计投入120亿元,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设施建设,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文化方面,全区财政累计投入文体广播事业资金92亿元,有效地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方面,自治区本级财政累计安排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民族事务资金11.6亿元,促进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49.9亿元,加强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基础建设,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顺利开展。

  中国经济时报:这五年广西取得了辉煌成绩。你能不能再简单谈谈广西下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陆兵:问题和挑战当然有不少,概括起来说,目前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仍有一定差距;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节能减排的压力还比较大;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但我坚信,今后五年内,新一届政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希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广西明天会更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