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市震荡期把握后新股时代低风险获利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8:58 经济参考报

  中国证券市场初期很多一夜成名的“英雄”都是通过新股获得“第一桶金”的。上海浦发银行哈尔滨分行高级理财经理、国际金融理财师李智海说,现在,打新的市场已发生了改变,一个可以被称为“后新股时代”的时期到来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打新”这种低风险、高流动性、高收益的理财方式特别适合大资金运作。在这场打新大战之中,资金量成为获胜的最重要筹码。以往中一个签不用太多资金,比如国航只需要5万元;到了后来,即使是大盘股也要几百万的资金才可能中一个签。所有的人都想分享新股的收益,越来越高的门槛使得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不得不黯然离开这个市场。

  李智海分析认为,这个时期之所以被称为“后新股时代”,是因其体现出一些不同特点。其一,新股中签率持续走低。二级市场开盘价趋于理性,这一点恐怕是起初就购买“中石油”的投资者最深有感受。合理的开盘价,可以使二级市场有持续的热点,同时也压缩了一级市场的利润率。

  其二,“打新”类理财产品热销。这一类产品成为中小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的最好渠道,而机构也乐于开发这类产品。这类产品会给一级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却也带动“打新”的收益率持续下降。

  其三,参与增发认购、可转债认购是种非常好的获利模式。2007年下半年增发的公司比较密集,以至于平均每周一至两家。由于增发价一般比市价低,中签率较高,参与这个市场有很好的获利空间,因此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但是,参与增发的风险比照认购一级市场新股的风险要大得多,2007年有多只股票跌破增发价,参与这个市场还需要一定的二级市场操作基础。

  自2006年6月中工国际发行以来,证券市场上的新股发行一直比较密集,仅2007年就发行了110余只。一、二级市场的巨大差价和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中工国际发行冻结2046亿元;2007年中信银行发行,单只股票冻结1.2万亿资金;到了2007年底市场上打新的资金超过3.4万亿。去年下半年到期的打新类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在15%以上,操作这些打新产品的机构也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国际金融理财师李智海说,“市场上永远都有低风险的获利机会存在,但毋庸置疑,‘打新’市场的利润依然惊人。在‘后新股时代’,投资者理性购买理财产品加上适当参与增发都是很好的选择。”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