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成都财政支农:"划拨"变"投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7:48 经济参考报

  “乱撒胡椒面”——这是许多人对当前财政支农行政划拨方式混乱、低效的形象比喻。2007年3月,农业大市成都通过制度创新成立了政策性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财政支农方式,变政府拨款为企业投资,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取代行政审批分配办法,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放大了财政资金的聚集效应,推动全市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搭建融资平台把有限财力无限放大

  以规模经营为特点的现代农业,最需要的就是资金,而资金短缺恰恰是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一方面,现代农业急需大量资金,农民手里没钱,农村小额信贷又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财政支农投入虽在逐年增加,但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嫌乡爱城”,根本不肯进入农村。

  成都市副市长孙平说,2006年,成都市财政投入现代农业发展扶持资金四亿元,为历年来所最多。“对政府来说,我们已经尽了全力;可对全市农业发展来说,这些钱不过是一场‘毛毛雨’,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如何把政府的有限支农财力尽可能地放大,撬动信贷和社会资金进入现代农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研究,成都市决定集中2007年的六亿元支农资金,成立一个政策性的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及其所属的担保公司,专门负责投资促进现代农业项目,引导和聚集各类资金进入农业,并为现代农业项目和农民创业提供参股、担保、保险和贴息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财政此后每年都要向农投公司注入新的发展资金,比例不低于资本金的10%。有了这个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就可以撬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投资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投入在短时期内急剧增长,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严重不足的“顽症”。

  2007年6月29日,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六家金融机构正式签订贷款协议,贷款总额高达119亿元,其中农发行40亿元,农信合30亿元。据了解,这119亿元将全部用于支持成都农村的现代农业项目发展。据统计,成都市农业投资公司成立以来,已完成各种方式农业投资30多亿元,预计2008年初将达到100亿元。

  消除“暗箱操作”财政资金由低效变高效

  以前,由于财政支农资金被分散于各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支持标准,更没有人追究投入的产生问题,在一些政府部门产生了许多钱权交易、人情投资,大量支农资金白白打了“水漂”。

  成都农发投公司副总经理孙晓明说,成立农投公司之后,一是可以集中使用原来分散的支农资金,把“拳头”攥紧做大事了;二是因为公司完全按企业操作,变行政审批支配资金为市场化配置资源,选择项目更准确了。而且每个选择的项目,在正式立项前都要先进行投资风险分析,使投资回报更安全。“这就让支农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效率,消除了暗箱操作,也不再是乱撒胡椒面了。”

  据了解,成都市农投公司已按规范的企业运行模式建立了一整套投资管理制度,并借鉴银行信贷管理的一些办法,实行投资项目申报审批制,成立了投资审查委员会,实行集体决策,并对投资后的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成都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农投公司不以赢利为目的,但同样要求其投资的回报率,并适当回收部分资金,以使投资基金能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农业现代化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日前,记者来到成都市大邑县韩场镇兰田社区“子翼菌业标准化菇房种植基地”,看到的是一座座标准化的蘑菇房,一层层整齐的“菇床”,一丛丛乳白色的草菇菌丝……“再过十多天,这些鲜草菇就可以上市了。”基地业主李俊江乐呵呵地对记者说,“按最低价格算,一公斤五元钱,再刨去菌种、肥料、人工成本,我搞一季草菇净赚60万元没问题。”

  李俊江的“增收账”,正是得益于成都市农投公司的支持,这也是今年农投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的第一个较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近年来,大邑县的一些小老板最先在一些乡村建起了蘑菇房,随着餐饮市场的红火,收益一年比一年高。可是,当地的农民虽然也看到了蘑菇房赚钱的机遇,却苦于手里没有资金,干不起来,也不敢干。

  为了鼓励农民创业致富,大邑县政府与农投公司联系后决定,由农投公司负责担保,由当地农村信用社负责发放贷款,并由农投公司与县政府共同补贴农民贷款利息,以促进蘑菇产业的发展。

  政策公布后,全县农村迅速掀起兴建蘑菇房的热潮。目前,大邑县共落实标准化蘑菇房6000余座,基本修建完成了4400余座。大邑县韩场镇副镇长牟先智说,一个蘑菇房投资约2.8万元,如果生产好的话,一年就能产出近四万元,当年即可实现赢利。如果6000余座蘑菇房全部投产,一年至少可为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

  思路一变天地宽。成都市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出的新型支农方式,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即迅速撬动了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组织生产方式,在农业增产的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被一些学者称为“全新的创造”。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