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富县与民享并举:让老区人民享受发展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07:38 经济参考报

  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平山县树立“一边富县一边民享”的指导原则,积极改善和发展民生,让老区人民享受发展成果。

  

富县与民享并举:让老区人民享受发展成果
2007年11月7日,平山县岗南镇郭苏村村民霍法祥(左)在自家果园里采摘苹果。

  1995年,河北省平山县岗南镇郭苏村村民霍法祥将100亩左右土地承包下来,经过投资改造和引进新技术,积极发展果园种植业并成立了果树合作社。现在果园区硕果累累,成为老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一大亮点。新华社记者刘昀 摄

富县与民享并举:让老区人民享受发展成果
近几年,河北省平山县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图为毗邻西柏坡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平山县温塘镇一角。几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如今已变为吸引投资数十亿元的旅游新镇、文化名镇。平宣摄首创大额医保助阵新农合

  去年国庆前夕,平山县古月镇中古月村村民齐跃堂收到了中国人寿石家庄分公司赔付的7.6余万元,不禁喜极而泣:“俺家孩子能接着治病了!”原来,齐跃堂的儿子齐建磊在进入大学一年后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但17.11万元医疗总费用着实让齐家人一筹莫展。“县民政局给了一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因为建磊参加了新农合,县里给报了两万元,但一共十几万元的债务,还是压得俺们一家人喘不过气来。俺们一边陪建磊治病,一边挨家挨户借债,再借钱,俺真不知道去找谁了。”齐跃堂对记者说。

  作为河北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第二批试点县之一,平山县全县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了92.88%,农民的基本医疗得到了保障。但全县每年都有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农民身患大病,花费金额从十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而新农合的最高赔付上限只有两万元,一些农民为看病而背上了巨额债务,因大病返贫、大病致贫的现象亦时有发生。

  为解决这个问题,2007年9月21日,河北省“平山县参合农民大额医疗保险”全面启动仪式在该县西柏坡举行,由平山县政府出资109万元,为参加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36.38万农民投保了中国人寿保险大额医疗保险,包括齐跃堂的儿子齐建磊在内的三名参合农民当场领到总额19万余元保险金,成为这一举措的首批受益者。据介绍,这种“政府投保、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

  据了解,大额医疗保险的报销起付线为六万元,保险赔付封顶线为15万元。可报销药品比新农合多出了一倍,有1400多种。

  至此,新农合、参合农民大病医保和去年11月份启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相继实施,目前平山县已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

  让老有所养、学有所乐

  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一直是各地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平山县加大民生投入的重点之一。

  2007年5月31日,平山县在西柏坡举行了80岁以上老人高龄养老补贴首发仪式,比全国规定的100岁标准降低了20岁。“我们县现有80岁以上老人6700多名,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其中,五保户、孤寡老人和贫困户占很大一部分。”平山县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为让更多的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县财政去年拿出1500多万元,打破以往的年龄限制,开始为全县所有8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补助。养老补助标准从30元到100元不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年我们县还将对高龄补贴开展提标工作,各年龄段老人高龄补贴将分别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元。”

  这一活动受到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霍宾台村92岁的老党员侠同同拿到50元高龄补贴后,连声赞叹:“如今真是赶上好日子啦!”小觉镇西漂村85岁的董美英老人,抗战期间做了许多支前工作,听说此事后十分激动。她让家人代替她写入党申请书,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说:“俺活了80多岁,头一回遇见这样的好事!这是党和国家对老人的关怀啊!”

  此外,全县去年还免除了5.5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书费和住宿费,为工作在深山区的1483名教师发放了岗位补贴。

  “老人活到80岁,月月都有生活费;种田不用缴公粮,没钱也能上学堂”,面对不断提高的“幸福指数”,平山群众用自编的民谣表达了内心的喜悦。

  扶贫与“扶持致富”结合

  传统意义上的民生观念,主要指扶贫济困、雪中送炭,更多的是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和救助。在此基础上,平山创造性地树立起“大民生”观念,不仅是扶贫,还要扶持所有人致富,把关注困难群体与关注广大群众结合起来,把给钱给物与给知识、给技能、给岗位结合起来,通过加快发展,解决更多的民生问题。

  “2007年在新增财政中,我们增加了2000万元资金用于民生。”平山县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据介绍,其中有1000万元投入到农村,其中50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增收,5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新的一批“民生项目”正在积极研讨和运作中,不久即会亮相。

  平山县孟家庄村农民封彦平是上述政策受益者。2007年县里为鼓励继续种养蘑菇,补贴给他一台价值2300元的锅炉、4000块红砖,同村的几十家养菌户也受到同样扶助。

  温塘镇北马冢村也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走出困境。这个村过去一直开办铁矿,富有一时。现在资源近于枯竭,村里就想办法科学处理尾矿,改种经济林,兴办采摘节,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万亩生态观光园……像这样的事在平山还有很多很多。

  五年多来,平山县在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解决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他们通过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仅自2004年以来,全县就投入资金8.68亿元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革命老区成了发展新区。

  尽管成绩卓著,但平山县的人们并没有因此而被冲昏头脑,“县财政刚开始好转,底子还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欠账也多,我们没有理由松劲。”平山县财政局的一位干部表示。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