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电整合打造航母级国家团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18:07 中国产经新闻

  转让中国惠普30%股权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日前,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CEIEC)以8.5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中国惠普有限公司30%的股权。

  “我们的合作经营期限到期是转让的主要原因。”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投资管理部经理王秋平透露,“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与惠普的合作经营期限将在2009年6月14日届满。本来是2008年6月就到期了,后来又延期一年。”

  对于合作方出售所持股权一事,中国惠普品牌市场部高级公关经理顾晓曼非常谨慎,表示不作任何评论。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惠普有望收购这部分股票,从而结束在中国22年的合资状态。

  撤出中国惠普

  作为中国与美国信息产业技术合作的开端,1981年,惠普在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内成立了惠普中国技术服务处,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据原北京信息办主任华平澜介绍,在政府大力推动下,1985年6月20日,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美国惠普公司占57.5%股份,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和北京市计算机工业总公司分别持股27.5%、7.5%和7.5%。

  在之后的10年,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和北京市计算机工业总公司等股东纷纷转让和套现,中电进出口最终代表中方掌握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30%的股权。

  目前,惠普在中国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2007年7月31日4个财季的财报显示,惠普中国负责PC、笔记本等收入占惠普总体收入的36%。从2006年的惠普全球第八位,上升到2007年的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此前的第二季度,惠普瘦客户机亚太区出货量的50%以上来自中国市场,笔记本和PC产品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分别增加了4倍和7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惠普官方没有对此次股权出让表态,但是北交所的转让公告显示,标的企业的合营他方——拥有中国惠普70%股权的惠普华夏投资有限公司“尚未放弃在相同条件下对挂牌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且已明确声明保留其自行决定对任何特定最终意向受让方拒绝给予同意的权利。分析者认为,这不排除惠普华夏最终收购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股权的可能,最终在中国境内独自运营各项业务。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披露的信息,有意购买者必须是注册资本在1.8亿人民币以上、连续3年盈利的境内注册企业;是生产型或生产导向型企业,而不是对冲基金、投资基金或金融机构;同时与惠普没有竞争关系。而目前尚未明确信息表明是否有企业参与了竞购。

  中电转型

  业内分析者认为,随着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告别中国惠普,意味着国资将彻底退出中国惠普。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内部人士介绍,该公司是1980年4月设立的全国性外贸企业,隶属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的国内IT巨无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

  2006年年底,中电进出口资产达63.1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19.47亿元。到2007年中电进出口成立27周年,旗下已有控股公司18个、参股公司37个,目前拥有境内外共200多个独资、合资、内联和参股企业。

  “中电进出口的业绩不错,按照国资委的要求,中电目前的整合仍在进行中。”中电集团消息人士排除了中电进出口因业绩不佳而出售惠普股票套现的说法。他透露,2006年1月中电进出口就开始实行战略转型。作为中国电子贸易的主要成员,该公司正按照国资委的要求进行产业整合,目的是“经过几轮交叉推进,形成一个市场定位清晰、多元、运行机制科学、主业特征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中电。”

  国资委有关人士也表示,中央企业中电子产业的同业竞争严重,而巨大的国有资产处于闲置浪费和恶性竞争的损耗中,必须重新整合才能发挥其作用,以改善中央级电子企业的利润状况。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中电集团是中国电子行业的排头兵,国资委有意通过重组将其打造成“航母级的国家团队”,而“中电集团下属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产权结构问题也是整合的重要内容。”该人士表示。记者栾璐摄影

  【责任编辑 张秦宁】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