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焦作样本: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几乎为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0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滕晓萌

  2008年新年刚过去不久,焦作工业集聚区管委会的办公楼显得很冷清。

  管委会副主任申晓东在这里已有两个年头。他脚下的这块土地曾经是焦作的骄傲:100多年前,英国人在这里挖出了难以置信的优质煤炭,令小镇焦作声名鹊起,迅速成为有名的"煤城"。

  但如今,焦作已名列全国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只有山坡地上残留的废弃矿坑,还在见证这座城市曾经的荣耀。当地人说,煤矿塌陷区的土地很差,种什么东西都长不好,比城市南边靠黄河的平原差远了。

  2004年,焦作市政府提出,将这片废弃的土地开发成工业园区。2007年4月,被选为第一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焦作曾兴奋了一阵,还曾犯过愁:这个50平方公里的工业集聚区,能否为即将接踵而来的产业提供足够的土地和厂房?

  但如今,申晓东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到目前为止,从东部转移到焦作的企业,园区里还是"零"。

  "死穴"

  在城市的南部,焦作市唯一的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情况同样未见乐观。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刘昆说,大部分企业只是到这里注册,真正投资建厂的企业并不多。据他所知,这里没有外地的加工贸易企业投资。

  "我们为什么要在焦作做出口?我们在厦门生产完了,直接拉到码头就可以上船走了,如果在焦作,还要从焦作运到郑州,从郑州运到连云港装船,物流成本太高了。"厦工北方生产基地负责人刘亥生说。即将投产的厦工北方生产基地是目前焦作高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东部向焦作转移的最大项目。

  焦作市商务局副局长付小文则更愿意把"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扩大为"产业梯度转移"。每个人都明白,尽管焦作有4条铁路线和5条高速公路,但是在物流成本上,永远也无法与东部的港口城市相比。

  而这正是从事加工贸易的"死穴"。

  刘亥生还有头疼之处,新工厂用的很多专用工具,在焦作都找不到,他必须派人到洛阳、郑州购买。"连新乡产业配套的能力都比你们这里强!"他直言不讳地对焦作人说。在厦门,有数十家企业,为厦工提供零部件。而在焦作,能够依靠的只有风神轮胎,其他大部分零部件必须从其他城市采购。

  焦作市商务局证实,尽管2007年7、8月份,韩国输入业协会采购团和香港贸发局分别组团赴焦作考察加工贸易转移的投资环境,也有不少企业直接向他们咨询,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家东部加工贸易企业确认投资意向。

  随时受到威胁的荣誉

  在这样的情况下,焦作市2007年1-11月的加工贸易出口量仍高居河南省第一位,出口了4亿美元。

  但他们的出口,仍然存有变数。

  首当其冲的就是铝。由于国家严禁氧化铝开展加工贸易,2007年,焦作第二大出口企业——万方铝业完全退出了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出口额为零,总体出口额下降了40%。而按照年初的目标,万方铝业2007年本来应该通过加工贸易出口5000万美元。

  另外两家对焦作出口至关重要的企业——风神轮胎和隆丰皮草则逃过一劫。尽管相关产品都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但是作为中部企业,他们不用像东部企业一样经历台帐保证金"半实转"的苦恼。2007年,这两家企业出口继续保持了增长。

  从2002年起,依靠这几家大企业的带动,焦作加工贸易总值一直居河南省首位,加工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0%以上——在中西部地区,这是一个高得可怕的比例。这也是河南省商务厅推荐焦作作为首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样的荣誉随时受到威胁,在中国政府不断调整外贸结构时,轮胎和皮革仍然可能成为下一个禁止对象,根据政府的划分,他们都属于"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

  在向东部企业推荐自己的时候,焦作反复强调的优势是:矿藏丰富、工业基础良好、生产成本低廉——工业用电最低0.454元、普通用工每小时3元钱。但是被这样的描述吸引的,大部分也是在东部逐渐受到限制的"两高一资"企业。付小文说,对于这样的企业,焦作不会批。

  按照商务部的意见,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首选仍然是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申晓东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出台后,也曾经有大连的纺织企业咨询向焦作产业转移事项,但是后来没了下文。焦作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不十分感兴趣,他们觉得,这部分企业附加值低、利税低,即使在国家政策逼迫下转移到焦作,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也十分有限。

  焦作真正感兴趣的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他们千方百计争取厦工项目,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带动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但是这些行业,目前东部也还在发展,焦作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不能再失去机会了"

  雄心勃勃的付小文也不得不承认,不管是和东部竞争,还是承接东部转移来的企业,最重要的推动力,仍然来自国家政策。

  在焦作被批准为首批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后,焦作市曾经等待了很长的时间,希望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后,再制定自己的政策。

  他们曾经希望工业集聚区能够成为国家级或者省级开发区,名正言顺地享受国家相关政策优惠,但是在政府严控开发区的背景下,这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任务"。而按照规定,如果没有国家级开发区,就无法申报出口加工区,更不用说保税物流中心了。

  而目前焦作的出口企业,必须跨过黄河,到郑州报关。焦作申请设立海关机构的努力已经持续多年,但是海关表示,焦作的出口量达不到专门设立海关机构的标准。

  付小文说,这是一个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如果通关问题不解决,出口量提高也很困难。

  2008年,对国家政策及时出台失去信心的焦作,开始研究制定自己吸引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政策,并且决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我们不能再失去机会了。"申晓东说。最新的消息是,河南省已经推荐了郑州和洛阳——两个竞争力在焦作之上的城市——为第二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