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居、就业、社保:夯实和谐之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09:45 中国经济时报

  ——来自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道·和谐篇(上)

  ■本报记者王彧车海刚孟歌王永群

  “在合肥,进经开区已经成为农民的一种时尚。”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06年从肥西县新划入合肥经开区的几个村主动打报告,要求尽快拆迁,腾出土地给经开区建设。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使得这里的农民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失去土地却并不心慌?用当地农民的话说,“地征了以后,饭吃得更好了,房住得更宽了。”

  这就是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15年一直坚持“三个主旋律”的结果,即“项目是开发区的生命线,带领农民致富是开发区的立身之本,改革创新是开发区永恒的主题”。其中,“带领农民致富”的最直接体现是,经开区的祖居农民年收入从1997年的1720元增加到2007年的9600元。

  “我们没有把农民当成包袱,而是把他们作为开发区建设的资源,作为开发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对记者说。

  这一理念在经开区建设伊始就提出,并坚持至今。他们认为,在经开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做出牺牲、贡献最大的是农民,因此,经开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全身心地融入经开区的发展中。

  让祖居农民共享经开区的发展成果,这是15年来经开区一直实践着的。从早期解决失地农民住房和就业的“两个安置”,到之后建立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等三大保障体系,经开区不仅实现了失地农民的“住有所居”,更实现了他们的“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壮有所为,病有所医”,从而推动了“农村向城市转变、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的三个转变。

  住有所居——兴业之前提

  范会玲的家在合肥经开区的海恒社区,一家四口住着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丈夫随工程公司长年在外搞施工,范会玲带着两个上学的孩子。家里一尘不染、井然有序,完全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

  在经开区建设前,范会玲一家就是本地农民。由于这里是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地带,多为岗冲荒地,土质贫瘠,长年干旱,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村建设极其落后,甚至连一条像样的乡村道路都没有。“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经开区建设之后,实行“统规统征、统拆统建”,在解决失地农民安置上,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一区一景,各得其所”的市区建设思路,建设了现代化大社区。这种方式被公认为是合肥经开区的独创之举。

  陪同记者采访的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党委书记祖朝兴介绍说,在依法完成16个村的集体资产处置和撤销村民委员会后,成立了4个社区管理委员会,下辖21个小区管理委员会,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起职责分明、优势互补的新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农民住进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社区,农民的身份也变成了城市居民。

  据悉,经开区目前已累计投资16亿元,建成安置房150万平方米,安置被拆迁农民1.2万户,人均居住面积达36平方米,而合肥市的人均住房面积为25平方米。难怪居民们说:“经开区的住房比合肥老城区的居民住房还要宽绰。”

  2007年,经开区又陆续出台了针对早期失地农民的“解困房”和“优购房”政策,经开区原老小区也将进行“城中村”改造。

  目前,经开区的五个城市管理社区(新划进经开区的部分又成立了一个新社区)均建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农贸市场、活动中心、广场、社区卫生医疗中心、学校。经开区已成功地将祖居农民转化成城市居民,他们与无数外来建设者一起,共同参与经开区的发展和建设。

  “安居乐业”,在经开区得到了生动体现。工业化建设没有使这里变成只有机器的轰鸣,而是百姓生活和开发区的发展水乳交融。

  “莲花”、“锦绣”、“芙蓉”……从这一个个社区美丽的名字上,似乎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和谐氛围。

  壮有所为

  ——民生之根本

  前面提到范会玲的丈夫,是伴随着经开区发展而创业走出合肥的,现在其工程公司的业务已经做到了外省。他是经开区众多农民创业致富的典型代表。

  “在经开区,只要你不懒,都能找到活干。”记者接触到的不少经开区人都这么说。据各社区委的劳动人口管理台账显示,全经开区的劳动人口就业率已达95%以上。

  合肥经开区共有祖居人口4.7万,为了将庞大的潜在群体转换成适合经开区发展的人力资源,实现群众致富的愿望,经开区通过推荐就业、自主创业、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创业带动就业等多种形式,缓解了社会转型过程的“阵痛”。

  经开区人事劳动局局长李应天向记者介绍说,许多年轻人,作为征地转户居民,经过培训加入“工业兴区”的产业大军,告别了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同时,经开区的发展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创业机会,一些年轻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事业干得风风火火;也有的年轻人经过不断努力,已经进入大企业的中高管理层。1975年出生的陆小凤被推荐到东海橡塑公司务工,两年后,她成了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事资源部主管。

  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也提高了经开区的就业率。一些步入中年、文化偏低,又没有什么技能的二级劳动力被开发区称为“夹心层”,通过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的联系,经开区对这些“夹心层”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使他们能在保洁、工勤等公益性岗位上就业。

  在合肥经开区,促进就业有一条宗旨:经开区不养懒汉,只要有就业愿望的个体,都依照个人情况促进其就业。即便对于残疾人,也通过设立残疾人创业基金,鼓励和帮助其自主创业。

  “无论是对残疾人还是其他的失地农民,进行拆迁补偿、住房安置都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下一步社区的工作思路渐渐要转向社会建设上来。促进他们就业不仅是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更是让他们融入社会,满足个人荣誉感和尊严的一个基本方式。”经开区社区管理局局长李志奎从社会层面分析了就业对个人的意义。

  “经过近15年的快速发展,经开区已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促进就业途径,完全可以保证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的祖居居民全部就业。”祖朝兴说。

  “大人才观是经开区的用人理念,也是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李应天说。

  在经开区采访期间,正赶上该区筹备举办“2007人力资源年会”,其主题是“企业蓝领人才的引进与开发”。这已经是经开区举行的第二届人力资源年会了。

  目前,经开区约有6万产业工人,以及不低于这个数字的其他从业人员。随着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拥有丰富、熟练劳动力的经开区备受投资者青睐。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经开区的蓝领人才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针对这种情况,经开区适时提出了“积极的蓝领人才战略”,从软件环境和硬件建设方面加大了对蓝领人才的引进和开发。

  李应天介绍说,2008年经开区预计能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但还存在着一定缺口。举办人力资源年会就是要让这个平台为企业和人才服务。“区以才兴”,只有树立“大人才,大服务”的观念,建立一个高中低档人才合理分布的结构类型,创造优质的人力资源发展环境,才能使经开区未来的发展不受制于人力。

  “在经开区,就数农民的车子好。”在采访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壮有所为,劳有所得,这正是民生之根本。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安定之保障

  随着经开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保障抗风险能力逐渐弱化。要使经开区所有居民都参与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不可少。

  为此,合肥经开区陆续出台了三大政策体系:一是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即培训补助、失业补助、养老保险补助、自谋职业补助、供养补助和教育补助等六项补助政策。二是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祖居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祖居居民平均报销比例达到36%。三是惠及全区的城市居民最低社会保障体系。此外,还包括救灾救济、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各种惠民政策。为经开区居民构筑了一张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

  据介绍,供养补助、失业补助、教育补助、养老保险补助、医疗保障等五项保障资金中,约2亿元来自“撤村建社区”后原村集体净资产转入部分,区财政专项资金则出了6亿元。百姓从当年的不理解,到现在切身享受这些保障,渐渐感受到经开区真正是从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为百姓的福祉谋划。

  截止到2007年11月份,经开区共累计发放五项保障资金1.5亿元。

  去年以来的物价上涨引起百姓普遍关注,祖朝兴对此介绍说,随着合肥市陆续出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经开区正积极研究对策,在现有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提高标准,并适时与合肥市方案统筹接轨,强化居民的抗风险能力。

  从最初的3万人口到如今的20万人口,经开区除了不断提高祖居居民的保障标准外,建立一个涵盖全体经开区居民的“大保障”体系也正在酝酿,此体系的建立将对全体居民具有普适性和普惠性。

  据悉,经开区将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各类服务环境,保障从低层次的解决困难延伸到高层次的为群众发展铺就平台,提升保障内涵。

  在经开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已形成安定之保障。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