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被动治污到绿色追求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07:46 经济参考报
安徽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马钢)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确立了以能源消耗“减量化”为核心,通过开拓生产能力,实现能源循环和高效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大力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从被动治污到发展循环经济,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增效的绿色追求,马钢节能减排的有益实践为重污染行业树立了典范。 加强制度和规划建设,从源头上保证节能减排 过去,马钢炼钢平炉所排放的烟尘对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可谓“天上是黄龙,地上是黄尘”。马钢公司能源环保部经理王卫东说,当年外地客人一走进马鞍山,就能闻到空气中一股呛人的烟尘味,当地市民意见很大。 “十五”期间,马钢公司的高层开始认真思考环境问题。王卫东说,作为有五六万名职工、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国有大企业,节能减排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公司首先从建章立制开始夯实节能减排的基础。公司成立了能源管理委员会,下设三级能源管理网,实行能委会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公司能源消耗状况,及时制定、决策公司重大的能源政策和措施。 王卫东说,过去抓节能减排指标不细划,落实难。现在,公司建立了以吨钢综合能耗、工序节能、重点耗能设备为重点的三级考核体系。他说:“对每个厂、子公司、车间、工序都细划了能耗和排放指标,完不成的就要实行惩罚措施。” 在制度建设上,马钢适时制定了《马钢公司节水管理办法》《马钢公司节能管理办法》《马钢公司节约能源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公司还根据自身总体规划,定期编制、修订了节能减排规划,通过编制五年规划以及节能减排年度计划,保证了节能减排工作的连续性,提高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针对性。 马钢公司还建立健全了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开展能源审计,强化用能监测,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与此同时,马钢公司还充分利用价格的引导作用,调动各单位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以价格为杠杆,对富余资源实施价格优惠,用价格引导生产厂的用能行为,调动生产厂使用余热余能的积极性。 推进技术进步,强化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 2007年7月17日下午4时,随着一声令下,马钢对第一炼铁总厂3号高炉实施了永久性停产,这是2007年马钢淘汰的第五座300立方米炼铁高炉,至此累计淘汰炼铁能力200万吨。加上此前淘汰的小电炉、小轧机等150万吨落后产能,已相当于马钢前32年所达到的生产规模。 淘汰落后,马钢大刀阔斧、超前主动。那些被淘汰的高炉、烧结机、平炉、电炉、初轧机等设备,比起仍在生产的小轧钢厂的设备,要先进得多! “建就建一流”,马钢在淘汰落后的同时,先后投资400多亿元实施了“十五”和“十一五”两轮大规模高起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把加快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作为深化节能减排工作、控制生产过程污染的主攻方向。马钢积极采用大型、节能型工艺和装备,先后建成竖炉球团、300立方米烧结机、2500立方米高炉和100吨级以上转炉、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等短流程轧钢工艺。 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项目同步建设,在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和资金上统筹考虑、优先安排。王卫东说,“十五”以来,马钢直接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的投资超过50亿元。这一思路在年产500万吨钢规模的新区建设中体现得尤为充分。马钢新区总投资270亿元,其中节能节水设备就用去了40多亿元。一系列高新技术和设备的运用,不仅使产品结构和档次显著提高,也使能源消耗大幅降低,并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铁前工序消耗能源大,约占马钢公司总消耗能源的70%,也是节能的薄弱环节。针对此情况,公司一方面控制铁钢比,使铁产量相对降低;另一方面提高入炉矿品位。这一技术改进,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也使高炉经济技术指标大幅改善。经过“十五”期间的技术改造,马钢彻底改变了“铁大于钢、钢大于材”的被动局面,使公司铁前工序能耗大大降低。 前不久,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在对马钢进行环评时,曾这样评价:马钢以强烈的绿色创想和创造精神,为我国制造业探索一条低成本、高环保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优秀范例。 实施循环生产,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钢铁工业是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会排放出富余煤气、蒸汽、废渣、废水。对这些别人眼中的“废东西”,马钢人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马钢人的观念是“钢铁企业无废物”,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各类固体废弃物全部得到了回收利用。 高炉瓦斯灰成为烧结工序的原料,被成功分解为铁精矿、炭精粉和尾泥三种产品。过去令人头疼的炉渣,马钢巧施妙法,建成了年产40万吨的矿渣微粉生产线以及年处理能力80万吨的热泼工艺的钢渣处理和综合利用生产线,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钢材加工产生的部分边角料,也被用在了薄板等高档钢材产品的包装材料上。 马钢在能源二次利用上卓有成效。“以气代煤”改造燃煤锅炉,提高了煤气掺烧利用量。此外,马钢还发明“以汽代电”“以气代油”。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外购电量,节约了燃煤,而且减轻了大气污染,减少了粉尘发生量。 过去钢坯出来要经冷却后才能送到轧钢厂,而轧钢前又需要再加热。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余热,而且限制了产量的提升。现在,马钢公司逐步淘汰不符合热连接的轧钢工艺,在公司全面实现钢坯“红送热装”基础上,还建成两条直接热装和一条连铸连轧节能新工艺,不断提高入炉坯温度与热装比例,回收大量散失的热能。目前,马钢八条钢轧生产线全面实现热送热装。 水是钢铁生产中大量消耗的资源,马钢地处长江之滨,取一吨水只需两分钱,但他们惜水如金。在马钢老区投资亿元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10万吨污水;全面推广节水工艺技术,采取按质用水、串级用水、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综合利用,马钢污水排放量和吨钢耗新水量大幅降低,吨钢耗新水由2000年的70吨降至目前的八吨左右,在沿江钢铁企业中是最低的,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4%。“没有节能就没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没有环保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王卫东告诉记者。 “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就是对未来负责,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就是对社会负责,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就是对百姓负责。”马钢集团总经理顾建国说。这是马钢公司责任感的高度体现,也是他们不懈的绿色追求。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