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加入WTO中国政府采购谈判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20:4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2007年12月28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签署了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分)申请书,中国常驻WTO代表团将中国加入GPA初步出价清单递交给WTO秘书处,这意味着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的谈判正式启动。

  该谈判将是继加入WTO后,我国在对外经贸领域开展的又一项重大谈判,有专家预测说,“GPA谈判结果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将不逊于当年中国加入WTO。”

  国有企业成焦点

  按照WTO的程序,中国提交GPA申请之后,将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双边或诸边谈判,谈判的主要内容是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范围,包括与谈判方相互开放的中央采购机构、省级采购机构和其他采购机构清单,以及这些机构开放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采购项目。

  目前,清单内容尚未公布,不过,从行动路线上,中国认为可以先整体加入,采购清单由小到大逐渐扩大完善。按照路线,中央机构的纳入没有太大分歧,地方政府首先从发达省市开始,逐步纳入。

  在提交给WTO的初步出价清单后,还有一个附录1为采购实体,包括承诺开放的中央采购机构、地方采购机构、其他采购机构等。其中,其他机构是指公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企业等,并不包含国有企业。但欧盟与美国却希望中国把100多家大型央企全部纳入到清单中。

  2007年6月,欧洲委员会内部市场总司司长波特兰·卡桑在中国时就曾表示,希望中国能够把国企纳入采购清单。

  2007年末,美国商务部官员也明确表示,中国应该把100多家大型央企全部纳入出价清单。因为他们符合GPA对其他机构的认定要求。

  据悉,美国已将所有国家控股、公益性企业纳入到政府采购范围,甚至有一些私人公司因为参与公益事业也被纳入进来。

  但国内专家表示,国情不同,不能“一刀切”。美国的国有企业数目很小,而中国的国有企业规模大、数量多,如果全部纳入,容易造成成员国之间开放程度不对等。中央财经大学徐焕东教授认为,政府作为出资人并未对国有企业的采购行为进行管理,所以不纳入清单也是有道理的。他说,GPA作为自愿签署协议,谈判空间很大。

  财政部调研冲击程度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政府采购市场通常要占到一个国家年度GDP的10%~15%左右,如果按照2006年21万亿元人民币的GDP计算,占GDP15%的政府采购额就能达到3万多亿元,而到2020年,如果中国的人均GDP实现翻两番的计划,中国政府采购金额将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不仅如此,政府采购订单的金字招牌还会对企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无形中树立产品在质量和品质方面的正面形象,所以,一直以来,政府采购问题备受国际商家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指出,加入GPA,可以促进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充分竞争,降低财政支出成本,在全球市场采购价廉物美的供应,长远来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从近期来看,对国内企业的冲击可能会是最主要的影响。因此,保护本土企业应该成为GPA谈判的一个重要命题。

  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处处长王绍双也表示,目前财政部也正在抓紧组织调研中国加入GPA后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和规模现在还很难说。

  “一方面,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向外资开放,但相应地,GPA其他成员国的政府采购市场也能向我国企业开放,目前我们的产品虽然在发达国家中不敢说有足够竞争力,但在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绝对很强。”上述人士认为,本土企业应该更主动一些,对这些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招投标信息进行及时了解,早做准备,同时遵循国际环保、节能的趋势调整战略,以改变其“慢一步,步步慢”的劣势。记者周华公摄影

  【责任编辑 张秦宁】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