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政策治通胀是对症下药吗?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17:04 《财经》杂志网络版
李稻葵:本轮通胀主要是成本推动的,最主要的工具恐怕并不是货币政策,要在供给上下工夫
【背景】近日,多家机构和学者对2007年12月的CPI涨幅作出估测。他们普遍认为,在度过了2007年11月十年来6.9%的峰值后,该月CPI将迎来回落。1月25日左右,国家统计局将公布这一数字。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预测,12月CPI将回落至6%左右的水平,回落的原因是去年同期CPI基数较高,达到2.8%。 申银万国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测12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涨幅将进一步提高到5%左右,而12月CPI涨幅会有所回落,达到6.1%的水平。 2008年1月3日国泰君安发布的报告更是认为2007年12月CPI涨幅可能降至5.6%。回落的原因是主要食品价格先行指标的涨幅回落。其中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同比涨幅为14.9%,比11月的涨幅下降了3.9%;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为12%,比11月涨幅同样回落了约4%。 关于本轮通胀的成因和本质,学者是有争论的,有的认为仍为需求拉动型,有的认为兼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下文李稻葵教授提供了一家之言。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认为,本轮通胀的起因不像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多次出现的情形,是由需求膨胀拉动起来的,过去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消费膨胀等拉动起来的,这次不一样,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也不完全是货币因素,或说流动性过剩导致的。 他指出,有两方面因素在推动成本。一是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升,更重要的是,现在农村劳动力朝城市转移,已逐步见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你再吸引的话,必须提高工资。在珠三角一带,我们前年的调查跟去年就不一样了。那么,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见底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农民不愿意在以前的价格下提供蔬菜了,不愿意以以前的价格喂猪了,粮食价格还反应不出来,因为粮价是由很多行政手段压制着的,这是非价格因素,所以,粮价并没有反映出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因素,但是在猪肉和其他农产品里面、副食品里面体现出来了。这次通胀,是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历史事件。 李稻葵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成本持续上升的新阶段,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可能将和我们相伴很久,中国经济可能进入了一个温和通货膨胀时期,它不完全是靠货币流动性过剩引起的。 为什么说此次通胀不完全是货币现象呢?我们知道,货币多了以后,可以有两个渠道消化,一个是产品需求,还有一个是资产价格。现在资产价格的上升,是流动性过剩体现出来的,而物价上涨,主要是副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国外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带来的。 李稻葵进一步从学理上对其观点作了阐述。他说,货币的增长率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M2的一大部分是贷款,不完全是基础货币。商业银行愿不愿意贷款,投资者愿不愿意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M2的增长速度,从事后来看,M2的增长幅度当然跟物价是紧密相关的,这个相关性毫无疑问是存在的,如同说身体多高跟穿多大衣服是相关的,但是,不能说穿多大的衣服个子就有多高。说本轮通胀从根本上是成本推动的,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工资上涨,这一次通胀不无益处,因为它是由劳动工资上升推动的,珠三角一带过去两年工资涨了28%,而且还没涨够。就全国而言,2007年工资增长率是8%,明显超过通货膨胀率。 治理这种通货膨胀不能用传统的对策。最主要的工具恐怕并不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需要从紧毫无疑问,但是从紧是防御型的,不能让实际利率明显处在负的水平,如果存款利息率不提且长期为负的话,就可能转换成此前常见的通货膨胀了,老百姓可能有一天突然回过味来,“赶紧消费吧。”这就可能引起恐慌。 况且今年年终,中国经济增长率很可能会出现拐点,现在使这么大的劲,把利息率货币政策控制死了,到拐点来临时又重新启动,重新踩油门,是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关键是要靠适当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当然不是一步到位。这样,一部分本来出口的产品会转到国内市场上来,增加国内市场的供给。对于一些重点领域,对于一些节能的、降低成本的,包括重点农产品的关键环节,适当增加投资,在供给上下工夫。■ 本栏目主持人信箱:zheyuyang#caijing.com.cn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