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经》-布鲁金斯学会美国研讨会纪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15:19 《财经》杂志网络版

  《财经》杂志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研讨会上,讨论了中国的环保、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美外交等热点议题

  【《财经》网专稿/记者 陈晋 发自美国华盛顿】对于中国的环境政策改革,危机或许反而会成为好事,在《财经》杂志—布鲁金斯学会美国研讨会上,学者胡涛如此评价。他说,危中之机在于,或许能敦促政府为环境资源的消耗定价,最终实现由市场决定环保成本的目标。

  1月8日,《财经》杂志与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联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研讨会,内容涉及中国的环保、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以及美国的保护主义、中美外交关系和国际秩序等议题。而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是热点话题之一。

  胡涛认为,根本的解决方案,是让市场为环保成本定价,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机制的转变。

  纽约的荣中战略咨询合伙人、中国问题专家荣大聂(Daniel Rosen)则认为,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经济模式和政策导向。他提出几点建议:更积极有效地保护日益涌现的知识产权;根据地区发展需要制定相应产业政策,而不是局限于权威统一的中央政策;侧重制造者、而不是消费者和贷款人的机制,由此在产品质量、社会资源保护、回报率等方面取得更好监管效果。

  美国总统选举也是热门话题。目前,美国两党初选正如火如荼进行,首位黑人候选人奥巴马以“变化”为竞选主题,在爱荷华州初战大胜。《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卫·伊戈内修斯(David Ignatius)提醒中国,要注意美国即将面临巨大政治转向的现实,建议中国拿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

  “美国今年的主题就是政治转向,各国的外交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伊戈内修斯说。“担忧和观望,都不如加入到这个讨论中来,更加积极主动地接触美国,而不是等美国来接触中国。”

  伊戈内修斯认为,伊朗是中美关系之间的重要挑战。美国对伊制裁日益升级之际,中国不应当成为一个“替代选择”,否则面临“严重后果”。

  而《外交》杂志主编霍奇提出,美国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国际秩序,让发展中国家主动参与和加入。

  人民币升值一向是华盛顿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胡永泰指出,升值并不是解决中美贸易的灵丹妙药。

  胡永泰认为,如果将中国的发展比喻为一辆行驶中的轿车,最大的危险不是燃料用尽,而是被路障所困,而这个路障正是美国的保护主义。华盛顿盛行的保护主义既不能对抗全球化,也不能扭转美国的逆差。■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