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印度中央地方不同调 经济特区计划再次触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09:13 保监会网站

  印度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通过建设经济特区,把中国制造业产能的十分之一吸引到印度……然而由于地方与中央政府不同调,这一发展计划目前陷入了混乱之中。果阿邦(Goa)决定废除经济特区计划,不过却遭到印度商务部长的驳斥,这也凸显出印度对于工业发展的争议正逐渐升高。《工商时报》报道,果阿邦长卡马特本周稍早曾宣布该邦将停止十五个经济特区的计划,“因为对我们的资源与基础建设造成压力,但却没有带来等量的好处。”但印度商务部长皮拉伊周三表示,果阿无权推翻中央政府对进入最后规划阶段的三个经济特区的“通知”或是最后许可。果阿目前正等待商务部的官方响应。同时果阿副邦长辛格也澄清果阿并非反对工业发展。当被问及果阿是否会对在三个经济特区设厂的企业进行补偿,他回答“这是不同议题”。辛格解释,土地缺乏、对基础设施负担过重与“对邦民无法享有等量好处”,是他们拒绝经济特区计划的原因。此外,部分环保人士则忧心,经济特区将对果阿造成环境的破坏。果阿靠着沿阿拉伯海的长列棕榈海滩与丰盛林木,而让当地旅游业发展蓬勃。果阿与印度政府对经济特区的争执并非是第一桩。印度致力于工业化的举动已造成该国数起暴力抗争,最近多发生在印度东部的西孟加拉邦与奥利沙邦。由于地方政府反对经济特区进驻,让韩国钢铁大厂浦项在奥利沙邦,与印度尼西亚集团Salim在西孟加拉邦的投资计划受阻。印度很早便开始尝试建经济特区,但一直成效不大。1965年印度就搞起了“经济特区”,当时称作“出口加工区”,结果不了了之。新世纪之初,印度政府正式引入了“经济特区”这个概念。当时,印度的不少经济学家提倡向中国学习,还有人主张不但政府可以创办特区,还可以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特区的创建。2006年2月10日,印度正式实施新制定的《经济特区法》,希望通过法律来为经济特区保驾护航。根据该法案,在特区内,外资进入和企业经商的“官僚”障碍将大幅减少,所有的手续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全部办齐,不必像过去要跑几十个地方,花三至六个月。而且特区内的企业可以在15年内享受减免所得税的优惠,其中头五年所得税全免,在服务税和进口税等方面也有优惠。专家指出,官僚制度和封闭心态是制约印度经济特区发展的根本因素。[][41]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