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食是偶然的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饮食与美食是不同的,饮食是一门科学,而美食则是一门艺术。故而,饮食需要精密,而美食需要偶然。杜甫有一句诗:“雨夜剪春韭”,春天的韭菜自然味道不错,但亦不过了了,但是遇到了偶然的“雨夜”,那晚的春韭就有了别样的滋味。这是中国文人式的吃法。

  在郭启儒的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中,被皇帝念念不忘的美食,不过是两个乞丐讨来的泔水白菜,饥寒交迫时,这就是救命的美味;汪曾祺用温婉的词语堆积对故乡野菜怀念,而事实上,这些怀念往往不真实。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美食中的奇遇。

  世界上本没有美味,被人念叨久了,也便成为美味。无数老饕念念不忘的,无非是一些简单的吃食,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奇遇。什么样的相遇才算奇遇?无非是人生的境况,融入到美食之间,杂糅之下,便有泥沙俱下。

  吃客与美食之间,有奇遇;厨师与美食之间,更有奇遇。各种食材犹如音符,有人奏出来,恍如天籁,有人弹出来,却是不堪入耳。手段虽有高下,但是少了即兴发挥的成分,便太过规矩与严谨了,于是无趣。而往往奇遇就发生在这“即兴”之间。瓦特见水壶“嘭嘭”作响,发明蒸汽机,这算是灵机一动;中国古代的炼丹师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火药,这算是机缘巧合;汉朝淮南王刘安在炼丹的过程中,以黄豆汁培育丹苗,豆汁偶与石膏相遇,成为了豆腐,这算是无心插柳;清朝进京赶考的秀才王致和,卖豆腐为生,卖不了的豆腐,已经发毛了,却成就了另一种美味:臭豆腐,这算是意外之食。

  中国美食洋洋大观,许多美食都是在类似的条件下,偶然形成。许多食物的最初来源,也都是在不断的尝试之中,渐渐定型。许多大厨都会滔滔不绝地说出类似的巧合,似乎中国的吃喝史,就是一部巧合史。传说武汉的热干面是意外,四川的抄手也是意外,宫保鸡丁不过是厨师随手在菜里撒了一把花生米,而冰糖也是源于内江一个偷吃嘴的丫环。这些都是杜撰,不可信。中国人是好演绎的,尤其是在美食之中。西餐讲究的是一是一二是二,中餐往往秘而不宣,似乎其中有大隐秘。所有的轶事都不可信,但是可信的是“意外”与“偶然”。

  许多餐厅经营者都会定期去乡下“采菜”,颇像古代的官员去民间“采风”。某家餐厅老板曾经和我说过一个故事:他们去四川乡下,遇到一个美食高手,他们在喝醉了之后,用萝卜干做了一道水煮鱼,味道奇绝。后来这道菜成为了这家餐厅的招牌菜。这个过程,颇像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架势。

  有一个朋友,爱下厨,他是一个“调料收藏家”,中外各种口味的调料有好几柜子。他做菜犹如西方中世纪的炼金术,或者如化学实验室里的博士,总是选择不同的佐料,期盼能有别样的滋味。我吃过他做的一道炒鸡蛋,如此简单的菜,他也会在其中掺杂榨菜丝、五香粉、辣酱,做出来的确别有风味。

  在那家小馆吃过一道银丝凉瓜的素菜,仅仅是两种寻常的蔬菜,经过混搭,成就了很多人的胃口。一白一绿,颜色也煞是诱人,适合在春天和夏天吃,清白之间,顿见雅致。那家小馆的店主小那原本是厨师出身,有一次他去澳门,在街边的大牌档吃饭。他所去的那家排档,厨师很有性格,做素菜只是随便一抓,旁边有很多蔬菜,抓到什么算什么,给小那抓出来炒的是:金针菇和苦瓜。小那吃完之后,觉得非常好吃,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有谁这样搭配。于是他经过一番调试,这道银丝凉瓜就成为那家小馆的招牌素菜。

  而在王府井附近有一家名为古稻田的“巴掌”餐厅,其中有一道素菜,名为金针菇炒青笋丝。这并非是一道偶然的菜,而是一道颇用心的菜,因为这道菜背后是爱情。古稻田的店主是一个上世纪80年出生的金牛座胖子,做餐饮之前是一个音乐人。店主的女朋友平时最喜欢吃的两种食物是金针菇和青笋丝。在开店之前,店主经常在家给女朋友做这两道菜,后来他尝试着把金针菇和青笋丝放在一起炒。两种寡淡之物,放在一起炒,能吃,但是不够好吃,于是他琢磨着用新鲜的方法做出这道菜。因为女朋友爱吃,所以把这道菜写进了古稻田的菜牌。

  对于很多人来说,美食是加法,而对一些名师来说,美食就是减法。加法是无中生有的小魔术,可以有多种尝试;减法则是无话可说的朴素,追求本味,却是有着大智慧。无论是加减乘除,还是开方立方,美食都在点点滴滴间积累发展。所有的偶然到最后都是必然,所有的奇遇也无非是平常。

  其实说到现在,我已经不是在说美食了。生活总是需要一些额外的事情,就如喝酒并非求醉,饮茶亦非消渴,吃点心也不是为了充饥。我“顾左右而言他”,周星驰在电影中举着一个老式大哥大说:你觉得这是个电话,实际上是个刮胡刀。我说:你觉得我在说吃,其实重要的并不是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生活时的态度。周星驰在接下来的镜头中,又拿出一把刮胡刀,他说:这表面上是个刮胡刀,其实它是个吹风机。我说:当你觉得我在谈偶然,其实我在谈论痴人说梦。在梦中,一切才变得无比庞大,我们则依靠这些额外的梦安于生活。

  而如今,寻一个午后,找一株开花的腊梅,笑眯眯地吃茶,或许更是正经事。


赵子云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