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经网]2007年中国经济大事之--人民币升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8:52 保监会网站

  2007年年底,美日欧分别来华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速度。先有11月28日中欧峰会,欧元区三巨头卢森堡首相、欧元集团主席让-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Juncker)、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JoaquinAlmunia集团到北京施压人民币汇改;接着是12月1日召开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日本财政大臣额贺福志郎也已向中方提出,能否采取措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日本一直是国际社会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再到本周的12日召开的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美方抱怨人民币升值速度太慢。美国财政部中国特使霍尔默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了美国的立场:人民币需要加速升值。美财长保尔森表示,“人民币升值速度谈不上迅速,只是步伐已经加快。”世界三大经济体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跑到北京来要求人民币快速升值(虽然他们谁也没有明确什么样的速度算是快速),这不得不引起中方的重视。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升值预期 汇改关注程度:政府:★★★★★民众:★★★☆宏观影响指数:★★★★★[点评]:1、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升值情况及升值预期的形成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形成了强烈的预期。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一次升值2%。同时,央行还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2006年10月份,我国月度贸易顺差首次超过200亿美元,达到238.3亿美元。至2006年11月末,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1565.2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也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在此背景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再次加大,人民币进入“加速”升值区间。进行人民币改革一年多来,至2006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1:7.81整数关口,较2005年汇改水平8.11升值超过3.5%,累计升值超过5.5%。2007年人民币升值步伐继续加快。年初,1月4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牌价为1美元兑7.8073元人民币,到了年底,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牌价为1美元兑7.3589元人民币,升值约为5.7%。估计2007年全年升值幅度将达到6%。而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1%以上。2、人民币升值速度之辩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人民币升值是中外各方都取得共识的,而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问题是各方的主要分歧。中国一直在努力推进汇改。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11.9%?对此,美国财长保尔森也表示认可,但还是认为人民币升值速度太慢。其实,中国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速度升值,很难说清楚。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1、人民币相对什么升值--对美元升值还是对有效汇率升值?实际汇率升值还是名义汇率升值?2、对谁或者对什么而言的合理升值速度--是满足市场供求,还是实现贸易项目平衡?或是符合中国经济相对于贸易伙伴的长期基本面?3、在什么条件下升值--保持资本管制,还是改变“宽进严出”政策?辅之以其他结构性的政策,还是单靠汇率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如果在目前情况下,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让其自由浮动,那么在强烈的升值预期和疲软的美元下,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可能很难打住,短期内升值40%也不难想象。也许这是一个完全由市场决定的汇率,但并不一定合理,不一定符合中国经济和结构的现实情况。因此,单说人民币升值速度问题,是一个既没有基础也没有前提的问题。所以,美日欧都没有明确说明人民币应该以什么样的速度升值,升值到什么位置。3、人民币逐步升值更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在国内关于人民币升值速度问题,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加速升值,更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首先,如果人民币加速升值,就会有效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其次,人民币快升则热钱只能在短时间内流入,而升值停止后,则热钱流入就会停止;但如果缓慢升值,则热钱会不停地流入。第三,人民币快速升值可遏制通过膨胀。我们认为,以上几个理由都存在缺陷。首先,人民币快速升值不一定可以减少外贸顺差。日本的经验已经证实了这点。最近权威经济部门组织研究人员到外贸企业调查,涉及纺织、造船、机械、电子等多个行业。结果发现: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手段,是更多地帮助外国品牌生产。很简单: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原材料和市场),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很小。另外,中国的外贸顺差过大,一方面与国际产业调整,贸易转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储蓄过多、消费不足有关,这需要我国进行内部的经济结构改革,才有可能转变,不是调整汇率就能够解决的。其次,人民币快升则热钱流入少。这个结论实际上是在热钱总量一定的假设前提下得出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第一波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输入带来的国内经济各方面的失衡,包括流动性过剩、投资过热、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极大地困扰中国内部。由于次贷危机,全球三大主要储备货币的注资行动带来新一波的过剩流动性又蜂拥而至。这里的问题是,当前热钱的总量是在增加的,企图流入的资本越来越多,流动性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热钱越来越多,不会随着快速升值而减少。第三,人民币快速升值也未必能够遏制通货膨胀。首先,我国目前的CPI持续高位,主要原因还是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是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而货币供给过多问题并非主要因素。更何况,人民币快速升值并不能阻止热钱进入,也不能减少贸易顺差。4、人民币汇率政策在汇率改革问题上,中国是不会妥协的,具体的改革措施将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和既定改革步伐制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8日指出,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欧峰会上,与“欧盟三巨头”达成共识,即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防止汇率大幅波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表示,中国政府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决定是坚定的,还将继续按照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加以推动。从官方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仍会维持渐进式小幅升值步伐。具体措施主要是放大人民币日波幅、加快渐进升值脚步。如果人民币大幅波动可能引发的投机活动和市场波动是目前的货币体系很难应对的。5、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虽然美日欧等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快速升值,但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在弹性上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日波动区间将会有所扩大,估计会从0.5%扩大到0.8%或1%。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步伐将会加速,预计全年升值幅度在8%-10%。从理论上将,人民币汇率目前不宜做大的调整。首先,在汇率制度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所占权重较大,可能难以完全反映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调整。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正处于进行当中,有必要保持可控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风险控制。在美元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在短期内滞后、等待主要货币汇率的走势逐渐明朗之后再进行调整是合理的。我们应该明白,虽然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方面顶住了国际社会的压力,但在其他方面就必须做出让步,如中欧峰会上,法国就从中国拿走了300亿美元的订单;在本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中国就承诺进一步开发中国金融市场。因此,我国需要加速调整内部结构,加快由出口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向由内需主导的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是在为国内的各项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一个平稳的经济环境,在为各项改革争取时间。来源:中经网竞争情报中心作者:中经分析小组执笔:满岩[][41]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