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患怎样才能不是“天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9:19 《财经》杂志网络版
李玲:医改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激励机制,如何使病人和患者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本应该是共同体,因为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
【背景】在26日的十届全国人大第三十一次常委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情况。陈竺说,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医改基本思路,要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陈竺在报告中说,深化医改的总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报告明确了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 第一是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提供均等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特需医疗服务由个人付费或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支付。建立和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责任。 第二是要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在城市,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三是要积极推行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机构均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认为,医改最重要的还是激励机制,如何使病人和患者变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本应该是共同体,因为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但现在很不幸,制度设置让他们变成了对立面,而医生和患者的信息是严重不对称的。其实,我们大部分医生是好的,但是你无论做好做错,病人对你的不信任是先入的。医改最关键的是医生,你要给他体面的收入。还有我们对医生的保障制度不够,医生的住房、其孩子的教育、他自已再训练的过程,这全是应该提供给他的。应有一整套好的医生的福利和保障制度,工资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就是说,让医生衣食无虑——当然并不是很奢华的生活,他们才能履行职责。 李玲认为,陈竺部长的报告非常可圈可点,但是创新的程度不够。报告的一个原则是立足中国现实,立足中国国情,当然有创新的性质。这么庞大的医改工程,的确不可能照搬任何现有的模式。但创新不仅仅是产品、技术,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她本人在基层,尤其在西部省份的调查中发现,地方上有很多创新之处,应该在下一步医改的具体操作上,总结各地经验,然后走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路,医改才能最后成功。 她说,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GDP指标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作用是非常强烈的,地方政府没有太高的积极性来管医疗卫生。你问一个县长,他能把那个县有多少牛、多少羊,哪怕有多少只鸡都如数家珍地告诉你,因为是算在GDP里面的,但是他不知道有多少人。医改的转折点是2003年,SARS爆发,给政府和公众一次警告,就是仅仅抓经济是远远不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 在她看来,我们一直混淆了“效率”概念,应分清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宏观效率是整个社会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好的健康绩效,微观效率是医院和医生这个层次,我们的医院是以利润体现其微观效率。在很多领域,如一般的消费品领域,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是一致的,但在医疗领域并非如此。比如,美国的微观效率非常高,她引领世界的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支出占GDP比例也是最高,达16%,但她的宏观效率不高。对中国来说,微观效率非常高,医院发展速度快,短短十几年时间内,医院的硬件达到世界一流;宏观效率不够,用了很多的钱,却没有能够为最多的人提供服务,看病很贵,投入了很多资源,但造出很多病来,病越看越多。 她进一步指出,从各国经验来看,在医疗领域是保险、医生和病人三方博弈。医生会想方设法地多看病人,多提供服务才能多拿到钱。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他们在过去100多年来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招,政府有穷人医疗保险、老年医疗保险,也是想让保险方控制需方、供方的行为。但是,在医疗领域,提供方是关键方,有信息优势,所以,跟他博弈是不可能赢的,反而加上了监督的成本。 她的结论是,医保最终应该给民众提供一个连贯的保障,即从未病开始就加以防治的健康保障体系,这才适合中国的特点。如果把小病拖成大病,医院的激励机制又是多提供服务才能多得到钱,那么,病是治不完的。■ 本栏目主持人信箱: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