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乌市牛奶产业模式遭遇尴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 02:53 中华工商时报

  鲜奶价格上涨并未给奶农与企业带来实惠

  记者日前在乌鲁木齐县、米东区等地采访时了解到,虽然眼下鲜奶收购价大幅上涨,但因为鲜奶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带来实惠,奶农大多并不看好奶牛养殖的前景。

  米东区古牧地镇大破城村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金华告诉记者,因为饲料价格上涨,养奶牛没有太多的利润,自去年底以来,他和村里的一些养殖户就开始卖奶牛,到现在,他已经卖了7头。村里共卖掉三四百头,而按照10%正常的奶牛淘汰比例,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两三倍。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每公斤(奶牛用)精料、玉米和麻饼的价格分别为2.5元、1.55元和1.74元,按照奶牛饲料三者2∶5∶3的配比,每公斤饲料的价格近1.8元。而目前各大乳制品加工企业执行的鲜奶收购价也为每公斤2.5至2.8元。金华给记者算账说,按照1公斤精料可产3公斤鲜奶来算,扣除奶牛的哺乳期和幼牛的成长期,一头成年乳牛每年也就能赚个一千五六百元,要是除去人工和草料,那就得赔钱了。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调查结果显示,近三年来,新疆奶牛饲料价格上涨较快,养殖成本迅速攀升。主要饲料玉米今年9月份的市场价格每公斤为1.2至1.6元,比上年同期上涨33%,油渣上涨41%、麸皮上涨75%。按一头奶牛每天消耗8公斤精饲料计算,每头奶牛的养殖成本每天增加3.5元。

  市场奶价低时奶农更是“受气”。安宁渠镇北大路村村民李盛说,奶站不但无故扣秤,还压等、压价。乳业公司表面上公布的奶价是1公斤奶2.8元,七折八扣后实际上农户能卖2.6元就不错了,有时才卖2.0元。

  针对奶农说的问题,记者先后采访了安宁渠镇东村、西村奶站。西村奶站负责人周文军说,他每天收购鲜奶4吨左右,奶的价格是根据奶的质量制定的,他们每公斤也就挣两三毛钱。

  有关人士认为,奶业“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虽有作用,但同时催生的垄断是使奶业蕴含深层危机的根源所在,这种模式使奶农处于弱势地位,存在着加工企业压等、压价,检测过程不透明等现象。

  针对奶农对鲜奶收购价格不满意的情况,疆内不少奶业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鲜奶收购价涨了,但奶产品的价格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奶业企业也是“受害者”。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内地乳品企业纷纷在疆建厂生产,加上新疆自身的奶业企业,当前全疆乳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已远远超过了市场消费能力。由于竞争激烈,乳品企业谁也不敢对奶产品涨价,只能苦苦支撑。

  一位乳品企业负责人说,乳品企业将产品涨价获利绝大部分用在宣传、广告、促销上,品牌代言、活动赞助方面花费极高,产品运输、存储、销售费用庞大,致使乳品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削弱,也间接导致原料奶的涨价空间缩小。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奶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支持奶源基础建设,使奶牛养殖实现产业化;强化对企业成本运行、利润分配的监督,同时保证奶农的议价权,促使企业把收益同奶农分享。(27B2)

记者:   ■本报记者金炜 通讯员杨天俊张丝倩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