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温州民企走出国门开发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09:43 经济参考报

  跨过鸭绿江开钼矿、下“南洋”挖铬矿、赴非洲和俄罗斯参与开发森林资源,浙江温州一批民营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境外资源。

  占领国际资源“制高点”

  记者从温州市外经贸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温州市境外投资和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54.6.%和54.5%,同比增长16%、11%,其中境外利用资源取得了新进展。而国家外汇管理局温州市中心支局的数据显示,这种包括资源开发方式的非实物出资方式的境外投资占比正在提升。

  今年2月份,温州市的德嘉木业有限公司在刚果(布)森林开发项目招标中一举中标,获得了63.6万公顷的林地开发权,木材蕴藏量2000多万立方米。去年8月份首次叩开朝鲜采矿大门的温州广寿集团,由于其在朝鲜的钼矿开采进展顺利,今年又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此外,温州广寿、浙江新洲等10多家民营企业分别在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七八个国家投资森林采伐、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广泛寻求开发商机。

  温州市目前已与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民营企业已发展到投资办厂、资源开发,收购兼并、境外上市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据市外汇管理局的统计,这种非实物出资方式的境外投资已上升至38.6%。而其中的境外利用资源的投资占比显著提高。

  早在2004年,在温州产品大规模进军东盟之前,一些敏锐的温州商人早已布局东盟市场。温州平阳的华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借中国—东盟博览会契机,在越南投资从事铬矿资源开采。据了解,现在在越南国内有固定投资或设有办事处的温州商人已有上百人。温商将温州轻工产品输入越南的同时,也将越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带回了国内。

  境内资源不足境外补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温州当地的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了新蓝图。“购得林地采伐权将为温州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原材料保障。德嘉公司在当地采伐的原木将运到温州,加工成胶合板、单板等木材制品,同时也兼营原木销售。”德嘉木业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

  温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苏向青认为,温州民营企业积极开发境外资源,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的资源紧缺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关方面积极出台政策,利用好海外温州温商、华侨的资源,引导部分企业加快申报外经权,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从事资源开采,创造“走出去”发展的新机遇。

  走出去的企业要规范经营

  但苏向青同时认为,温州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是对“走出去”战略重要性的认识不高。温州市企业“走出去”还停留在自发行为层面,政府缺少主动的有目的的引导,与当前国家重视“走出去”工作,纷纷出台鼓励措施的大环境有偏差。同时推动“走出去”工作的手段还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扶持政策来促进。

  二是“走出去”风险大、不规范的问题亟须关注。随着企业走出去规模的扩大,境外投资和承包工程的风险也在逐步显现。企业走出去积极性高涨与信息、人才短缺及相关政策不配套之间的矛盾,走出去数量越来越多与其总体质量不高、经营不够规范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监管、服务境外企业的能力与企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问题。

  三是“走出去”的企业自身素质急需提高。苏向青说,温州人天生就有“走出去”精神,近年看到开发境外资源这一新的财富“亮点”后,纷纷抢着要去采“第一桶金”,怕“迟了来不及”。但出去以后很多人没有很快的融入当地社会。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还不是很强,遵守当地法律规定方面也有欠缺,有的甚至会采取诸如行贿这样一类不规范的手段去获得开发利益。企业对所在国的贡献意识也不强。因此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纠纷甚至摩擦的出现。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