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经网]2007年中国经济大事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8:52 保监会网站

  今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他提出申报国家综改区的城市还有:杭州、台州、合肥、广西北部湾、沈北新区(沈阳)、大连、宁波、广州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郑州郑东新区、新疆乌昌行政区(乌鲁木齐、昌吉)、内蒙古呼包区(呼和浩特、包头)、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哈尔滨、大连、齐齐哈尔)、河北曹妃甸(唐山)等。关键词:区域规划、综合配套改革、发展关注程度:政府:★★★★★民众:★★★☆宏观影响度:★★★★☆[点评]:继前两年设立的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成渝地区和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了我国新的国家级综合试验区。至此,我国已形成东(上海浦东)、南(深圳)、西(成渝)、北(天津滨海)、中(武汉和长株潭)五方位的综合改革试验区版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把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未来13年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可见,这些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既是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同时也考虑了整体布局合理性和各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把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与国家战略相契合的现实抉择。这五个综改试验区作为“经济引擎”,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还承担着行政、金融等一系列体制改革的探索任务,这也正是现阶段改革的难点所在。深圳大学马敬仁:此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导者是国家发改委,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比较发达地区面临纵深发展中暴露出的尖端新问题,更多是在行政体制中,公共服务体系、金融体制等方面。这些试点地区既有全局性意义,又有典型性特征,改革侧重点各有不同。成渝地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武汉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寻求内生型经济发展道路,天津滨海新区是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上海浦东新区是转变政府职能,而最早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则是继续为新改革探路。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最为重要,由此围绕促进农村发展的相关产业将得到很大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是目前统筹城乡的最大困难,发展现代农业将是试验区的核心所在,最终达到实现繁荣农业经济的效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凌云:“外向型”改革经验固然重要,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立足于本土资源开发的内生型改革经验同样重要。中部地区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本土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都为建立内生型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我国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都显著增强。不同方面的改革互相影响,互相支撑;不同试点地区可以互相借鉴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还可以带动周边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终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预期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孙久文:“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和设立,是把国家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的步骤。“新特区”将成为我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发展模式和新体制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应注意到,全国各地都在争先恐后的加入申请综改区的行列,这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更是一种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现实情况和远期发展的盲目行为。设立综改区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综合改革的经验推向全国。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引起我们兴趣的不是上面的版图里再增加多少个“红点”,而是现有的红点能否迸发出新的光芒。执笔:王智[][41]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