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明显高于”:国家扶持“三农”力度不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05:42 金融时报
周剑初 12月22日至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会议就“三农”工作提出了“六不”要求,即必须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对财政支农专门提出了“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即财政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也是在12月22日,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宣布,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工作将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率先试点,三省农民将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家电产品,同时还可以按销售价格的13%从财政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山东、河南和四川正是我国三个主要的产粮省份,显然,中央大幅度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已经开始有了大动作。 中央不久前就当前经济工作提出防止过热任务,国家对“三农”扶持的力度一如既往,再次彰显“三农”在国家政策中的重要地位。 实际上,大幅度加大“三农”投入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也是宏观调控下的现实选择。 回顾2007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测算,今年我国将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粮食增产,本世纪以来首次达到1万亿斤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4000元,实际增长7%左右,实现连续4年增幅超过6%。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至今仍占多数,“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整个国家发展稳定的全局,这就决定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进一步看,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过来。 今年以来一个影响经济大局的突出问题,就是粮食、猪肉、食用油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作为与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必需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对于预防通胀意义重大。解决物价问题,首先就要着眼于保障供给,而保障供给的前提就是要搞好生产,从生产环节入手保障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供应充足,已成为当前缓解通胀压力的落脚点。有关权威人士指出,去年秋冬以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受到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国内许多农副产品价格背离其价值,不能反映土地、农业生产劳动和农副产品的稀缺程度。因此,明年在防通胀的同时,如何确保农产品价格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合理增长,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同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时刻不能放松的重大问题。明年粮食生产能否继续保持增产势头?从目前情况看,不利条件不少: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趋于紧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预测。如何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推动粮食继续增产,保证国内基本供给,明年的任务将十分艰巨。 另外,与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对应的是,城乡收入的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并且,由于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转移就业空间有限等因素,农民增收渠道仍比较狭窄,增收基础仍比较薄弱。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经济界也普遍认为,应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固然巨大,但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为前提。因此,明年农民增收速度能否进一步加快,将是扩大内需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分析指出:“今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农村。”从中央年关前几次重要会议的部署看,明年我国将大力加强农产品生产和供应、加强农业相关领域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凡此种种,将为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打下良好基础,这不仅有利于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而且也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