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加息释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 08:52 保监会网站
疑问一:为何加息有利于稳定居民的通胀预期12月20日,星期四,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加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在沿着又好又快轨道前行的同时,也出现了CPI涨幅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的新情况。此轮物价上涨虽是结构性的,但由于今年涨价对明年滞后影响较大、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理顺资源环境价格将推动价格上涨等因素,未来的物价形势并不乐观。“当前反通胀的政策信号决不能削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彭兴韵博士说,“加息表明了政府一种负责任的姿态,那就是对物价上涨决不会放任不管,这有利于稳定居民的通胀预期。”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4.14%,已接近前11个月4.6%的CPI涨幅。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这将增加储蓄存款的吸引力,有利于吸收一部分流动性,进而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他分析说,由于负利率的存在,居民持有储蓄存款的意愿下降;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居民调整资产组合提供了条件,居民不再满足于持有储蓄存款,而希望把部分储蓄存款变成股票。当前,除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因素之外,这种货币(储蓄存款)需求减少的因素也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而吸收这部分流动性,最有效的货币政策是加息。这样的观点已得到一定验证。今年9月公布的三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央行连续加息政策已显现效果,居民储蓄意愿下降速度明显放缓。在国内物价水平存在上涨压力、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为引导公众通胀预期,发挥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人民银行决定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人民币存款利率0.27%贷款利率0.18%首次下调活期存款利率疑问二:为何不“顾忌”中美利差利差缩小不会吸引大量境外资金流入为摆脱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风险,美联储开始进入减息周期,目前已连续降息3次。不少人认为,如果我国加息,就会进一步缩小中美之间的利差,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将推动海外“热钱”更多地流入中国,进一步加剧国际收支失衡、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央行也非常注意保持和美国的利差,防止套汇套利资金流入。此次加息,为何不再“顾忌”中美利差呢?“这些年的实践表明,中美利差与热钱流入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余永定坦言。他说,即使利差缩小,人民币的小幅升值预期也不足以引起大量境外资金的流入。境外资金的流入很可能是为了追逐中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上20%、30%,甚至更高的收益。“过去境外资金流入主要是为了在资产市场套利,所以维持利差作用并不大。现在我国资产价格已经不低,对境外资金也有一定风险,利差缩小不会吸引大量境外资金流入。”余永定说,“应当说,我国仍有一定的加息空间,不必过多关注中美之间的利差。”有专家认为,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曾表示,中国的CPI上涨和美联储利率调整会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不小的影响”,一番权衡之后,央行还是作出了加息的决定,这充分表明了央行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调控的决心。疑问三:为何贷款利率加得较少不过多增加企业利息负担,不加重“房贷族”还贷负担在此次加息中,与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相比,贷款利率仅上调0.18个百分点,为什么贷款利率加得较少、出现“不对称加息”呢?专家认为,此次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是为了不过多增加企业的利息负担,对经济不致造成高强度的“降温”。令人瞩目的是,此次加息对5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不作调整,并且没有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这么做,不会加重‘房贷族’的还贷负担,”彭兴韵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是:随着美国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还贷负担不断加重。与此同时,美国住房市场趋于降温,使借款人难以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来实现再融资。于是,一大批借款人无力还贷,导致危机爆发。由此带来的启发是,货币政策应有更好的前瞻性。显然,央行在此次加息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疑问四:为何活期下调、一年内定期上调较多可使居民较快得到更多收益,提高应对物价上涨能力此次加息,一年以内定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大,其中,3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6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而活期存款利率却下调了0.09个百分点,这又是为什么?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上述调整有利于引导居民等各类经济主体更多地存放短期定期存款,在保持存款流动性的同时,可以较快地得到更多的收益,提高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时下,活期存款在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中的比重分别为66.1%和37.6%。此次“不对称加息”,有缩小银行存贷款利差之势,而小幅下调活期存款利率可能是一个“对冲”措施,有利于维持一定的存贷款利差,从而保证银行的收益不受太大损失。[][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