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圣诞元旦将到进口食品消费量上升 小心“洋食品”陷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06:0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圣诞节、元旦很快就要到了,如今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趁此机会,在冬日里好好享受一把异国情调,圣诞树、巧克力、挂彩灯……乐此不疲。“舶来”的风俗给了人们放松休闲的机会,品味进口食品也随之成为人们感受异域氛围的方式之一,但笔者通过在北京市朝阳区天客隆超市的走访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进口食品价格偏高不实惠,看不懂外文而无法分辨真假,只是为图包装漂亮而偶尔食之。看来,想安心享用“洋食品”并非易事。 认清食品中文标签 笔者在选购过程中发现,部分食品包装袋上贴有一张标有食品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中文标签,这些标签一般将外文介绍覆盖,让人难以比对。据了解,食品标签是确认进口食品是否安全可靠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很多中文标签存在着故意夸大产品功能,肆意篡改产品成分,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一些中文标签没有标明“年龄”警示和使用注意事项,对消费者造成了人身伤害;甚至一些保健类、营养类食品的服用量被任意夸大,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按照我国《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食品都要有食品检疫标签和中文标签,中文标签要求包含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原产国(地区)以及总代理或经销商在我国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等内容。所以,没有中文标签、保质日期标注不明确的进口食品,消费者一定不要购买。 切勿迷信高价高质 很多消费者对进口食品是否真的价高质也优心存疑惑。 在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的一家食品店里,一位消费者向笔者反映,偌大的一个法国盒装曲奇其实只装了6块饼干,价钱却至少是国产曲奇的4~5倍。据店长解释,进口食品主要靠包装和口味制胜,因为大多数购买者只在意其特别的创意包装和多样性、独特性的异域口感。同时店长也表示,进口食品的利润的确很高。 一般来说,进口食品的合理利润应该在20%左右,然而市场上进口食品的利润率达到50%~60%的情况并不少见。据分析,进口食品在国内没有统一定价,消费者不清楚进口食品的合理性价比,加之认为进口商品本身就很贵的心理惯性,给商家留下了漫天要价的机会。除了不根据品质定价外,高价的进口食品也并不一定就代表高品质,近年来进口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事件就屡见不鲜。如近日,从美国进口的蜂胶胶囊和葡萄干被检出大肠菌群、霉菌和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宝洁公司的品客洋芋片被检出违禁物溴酸钾,而号称“最贵的矿泉水”法国依云矿泉水也被发现细菌超标。因此,消费者购买时不要过度迷信高价高质的标准,应在了解的基础上客观评价食品品质。 零售店网购信誉难测 对于时下流行的网络购买和遍地开花的零售食品商店,消费者要多留个心眼儿。 业内人士特别提醒说,消费者购买时,要警惕不法商人回收外国食品包装袋,装入“本地货”假冒进口食品或者贩卖走私产品的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经销商出具“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的进口食品详细信息应该与实物相符。另外,这类“回收产品”和走私产品从包装上也可看出一二,如果消费者发现食品的包装袋、包装盒磨损陈旧,金属包装脱漆生锈,图案印制粗糙低劣,封口处有再加工的痕迹,生产日期、保质期处有涂改粘贴痕迹,最好慎重购买。业内人士强调,虽然进口食品在我国一般都有销售代理商,但是超市或者连锁店对这些经销商的资质水平很难衡量,因此,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是必要的。 进口食品所带来的异国风味自然值得领略一番,但首先要确保食品是否合格,是否会给健康带来损害。据检疫检测部门人士透露,如果没有通过规范的程序、合法的进口渠道,未经任何检测检疫的食品,在原材料使用、加工过程、储存和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微生物、重金属、色素、防腐剂超标等常见问题都会对身体有所影响,消费者要尽量选择值得信赖的商家、认准各类检测证书,认真比较慎重购买。 李晓慧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