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宏观经济:六大威胁不容忽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7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虽然在每次宏观调控中,投资增幅会受到一定抑制,但导致投资过快增长的体制性因素未得到根除。根本原因在于,在我国开始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打破了原来一度有效的计划经济体制。然而,由于政府的考核体制未根本改变,这样,为了增加业绩,地方政府必然以上规模、抢速度为目标,结果投资冲动强烈。2007年各级党政领导换届、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都有可能使投资趋向过热。

  ■2007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这使得资产持有者可以不必进行劳动或努力就能获得资本收益。这种收益往往会超过资产正常投资的收益。巨大的利益吸引得人们趋之若鹜,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变成投机市场,使得劳动者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比重下降,影响社会居民的劳动热情。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病”老虎、“子”老虎、“房”老虎一直威胁着低收入者,怎能拉动内需?经济失衡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而家庭在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却在上升,这种现象带来消费不足。因此,拉动内需必须把低收入者的顾虑打消掉,提高职工工资,加快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这才是启动内需的根本。

  ■大势观察■贾品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2008年宏观经济存在六大威胁,值得关注。

  防止资产泡沫

  2007年,股市、楼市火爆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需防止资产泡沫。温家宝同志在乌兹别克塔什干的一次讲话中指出:“防止资产泡沫和防止市场波动同样重要。”从经济学上说,资产泡沫的负面效应有三:

  首先,损害社会公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有能力持有更多的泡沫资产,而资产价格的膨胀又使得资产升值,从而使得原本就很富有的人变得更加富有,与此同时,则导致社会中原本很贫穷的人相对变得更加贫穷,因而损害社会公平。

  其次,导致非劳动收入增加。2007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这使得资产持有者可以不必进行劳动或努力就能获得资本收益。这种收益往往会超过资产正常投资的收益。巨大的利益吸引得人们趋之若鹜,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变成投机市场,使得劳动者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比重下降,影响社会居民的劳动热情。

  再次,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如果一个社会机会主义盛行,投机行为变成时尚,人们劳动热情必然下降,人心离岗,工不做工,学不从学,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不劳而获者——这个阶层来钱容易,出手大方,使得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量增加。

  因此,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健康的资本市场,要防止资产泡沫。

  警惕投资过热

  2007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虽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但投资规模还是偏大,投资结构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看,投资增速上,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增长29.8%,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行业结构上,一些新上项目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产品结构趋同现象比较明显。

  虽然在每次宏观调控中,投资增幅会受到一定抑制,但导致投资过快增长的体制性因素未得到根除。根本原因在于,在我国开始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打破了原来一度有效的计划经济体制。然而,由于政府的考核体制未根本改变,这样,为了增加业绩,地方政府必然以上规模、抢速度为目标,结果投资冲动强烈。一家浙江的企业家告诉笔者,他们以前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政府不予理睬;现在政府要争创名牌,不仅主动联系,而且为了企业“通过”审批,政府部门编造业绩,夸大企业收入。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活动缺少风险约束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往往会超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无限度扩张。

  2007年各级党政领导换届、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都有可能使投资趋向过热。如果投资过快,则经济必然偏快。

  通胀压力加大

  截至2007年10月末,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4.4%,食用油价格已较2006年同期上涨了34%,目前3.87%的基准存款利率已低于通货膨胀率。这意味着人们将钱存入银行会赔钱。

  现在,中国不仅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且面临着工资上涨的压力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这三种压力将产生同一个结果——通货膨胀。

  从国际因素看,中国国内消耗的原油近一半要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所以国际市场上

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必然会对国内价格的上涨造成影响。此外,国际市场上其他一些重要商品,比如矿石、粮食,甚至牛奶价格的上升,都会对国内市场价格形成影响,这也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压力。

  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首要的是解决收入增长问题,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确保收入增长指数高于价格上涨指数。政府应该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贴,保证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消费不足引发失衡

  当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以来,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内需不振。200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曾达62%。另外,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9%,消费仅为35.7%。这一数字明显低于当前国际上一般的80%左右的水准。

  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当前,物价上涨较快,“病”老虎、“子”老虎、“房”老虎一直威胁着低收入者,怎能拉动内需?经济失衡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而家庭在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却在上升,这种现象带来消费不足。因此,拉动内需必须把低收入者的顾虑打消掉,提高职工工资,让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加快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这才是启动内需的根本。

  汇率的波动

  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造成直接影响的就是持续的贸易顺差。尤其是2004年以来,主要是顺差所累积起的外汇储备更是以不可抑制的速度飞速扩大,成为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源泉。2007年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2亿美元,其中,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受进口增速加快影响,1-10月贸易顺差为2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59%。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2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这种格局下,出口越多,顺差越大。外汇储备越多,货币供给量越大,

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人民币将以更快的速度升值,原因在于本币升值能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有助于遏制通货膨胀。

  当前,人民币的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但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是说不动,人民币汇率仍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才是正常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如果强行将人民币保持在一个数值上不变,它就不能反映外汇市场的变化,不能反映国内要素市场的变化,可以说丧失了反映市场信号的功能,失去了资本配置的功能,在开放的国际社会中等于放弃了一种强有力的宏观调节手段。因此,人民币作为价格信号,它的走势取决于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变是绝对的,有涨有落才是自然法则,才是正常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走向一个新的制度平台时,还原其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作用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当前,中国外贸和外资的总量、流向和结构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市场外汇的供求基础产生深刻影响。如果灵活性不够,不能通过人民币调节外汇市场,那将是不利的。

  由此看来,人民币具备稳定的条件,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利用人民币汇率反映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状况,逐步回归其价格信号功能,从而发挥人民币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作用。同时应该防止极端,防止汇率大幅波动。

  避免过多依赖行政干预

  目前我国尚未在政府干预和价格运行之间建立规范、系统的关系,仍过多依赖行政手段干预价格和市场供求。如果宏观调控过多依赖行政干预手段,同时缺乏统筹考虑,将会造成市场的过度震荡。一般均衡理论告诉我们,不受管制的价格(行政垄断企业除外)能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调节供需的作用。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应更多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以此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

  总的来看,2008年,如何用均衡发展化解中国经济的大起大落,是一篇须着力写好的大文章。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公关舆情研究所副所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