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现代儒商的义利之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 02:11 第一财经日报

  实际上,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以中为用”。《尚书》里提到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就是内在的价值理念,是人格的自我完成。所谓“利”,是“天时地利人和”中“地利”的“利”,是一种能够创造效率、能够发展、对大家有利的条件。只有通过利用才能厚生。

  因此,儒家提倡的“义”,其实是大利,长远的利、大家的利,不仅是个人之利。在这个世上,损人损己者、损人不利己者都应受到谴责,损己利人虽内含牺牲精神,也不符合儒家最高原则。某些经济人利己而不损人,是有价值的,但还未达到利己利人的最高价值。

  何谓儒商?我举一个例子,涩泽荣一可以算是现代意义上儒商的最高代表,甚至可以说,他是现代东亚最伟大的儒商。他最著名的一本书已翻译成中文,名叫《〈论语〉与算盘》——右手拿着《论语》,左手拿着算盘。他成立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银行,通过这个股份制银行发展了日本金融、铁道、海运、矿山、纺织、钢铁、造船、机电、保险和建筑,日本的株式会社中,大概有500家第一流企业是涩泽荣一亲自缔造的。他是日本企业之父,日本近代经济的领导人。

  1840年,涩泽荣一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27岁到巴黎,在万国博览会上了解了法国工业企业的发展,然后留学欧洲两年。他认为日本要现代化,非要走一条企业化的道路不可。他曾做过日本大藏大臣,也即财政部部长,但他问自己:这是否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他的自我回应是:不是,我应当去办企业。当时他一位同事认为他从商谋利,非常失望。这位劝诫他的日本政府官员事实上出自武士道传统,受儒家传统影响非常深刻,但这一儒家传统与涩泽荣一体现的儒家传统不同。他所体现的儒家传统是朱熹批评私欲的一面。而涩泽荣一的重要工作是重新解释:是否“利”本身就是“恶”?他想进入企业界转化日本企业的形象,同时彻底解决企业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他开始根据严格的理论思维,在日本创造各种不同的企业。这一理论思维就是“士魂洋材”:用知识分子的魂,用西方的科学技术。

  涩泽荣一74岁退休,开始写《〈论语〉与算盘》,继“士魂洋材”提出一套理念。他主要做的工作,是如何统一“利”与“义”的问题。

  他一生信奉《论语》的一句话,“见利思义”。什么叫文明?文明应该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与丰富的文化,没有文化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没有完备的制度就不能完成市场经济充分的发展,但是除了完备的制度与丰富的文化,一定要有强大的国力和实实在在的财富,这个实实在在的财富就不是一种泡沫性的经济、泡沫性的市场,是真正能够在实业上面打下基础。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