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稳健”变“从紧” 银行如何应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宋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仅三天,央行就宣布从12月25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至14.5%,创下二十年以来的历史新高。这是央行本年度第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与前九次上调0.5个百分点不同,此次上调1个百分点,力度明显加大,这也充分显示了其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并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坚定信心,也大大增加了市场对明年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预期。

  随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不断扩大,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加大力度对冲金融机构外汇占款,造成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致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今年以来,为控制流动性过剩,避免银行信贷过快增长并可能由此带来的经济过热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央行重拳出击,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6次发行定向央票,紧缩力度不断加大。然而CPI涨幅依然从3月的3.3%,一路上扬至10月的6.5%;同时,前10月新增贷款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1倍,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流动性过剩问题仍在发展,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小觑。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已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2008年,央行还将继续以加息、提高存款

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等方式来进行调控,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并不太大。首次,加息还将继续,但空间和力度将有所减小。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达3.87%,且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利率,央行继续加息将难以避免。但由于普遍预期美国明年将多次降息,且我国通胀率将小幅回落,加息空间将受到限制,很难像今年一样上调135个基点,预计央行将加息3-4次。其次,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14.5%的历史高位,尽管仍可上调,但上调空间将远远小于今年,预计2008年终可能达到16%。再次,央行将根据银行间市场资金状况继续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减少货币供应量,回收金融体系流动性。

  明年我国从紧货币政策调控新思维将主要体现在信贷政策与汇率政策上。央行一直执行着年初确定本年度新增贷款目标的政策,但秉承着“早放贷,早收益”的商业银行往往提前用完了这一额度,央行难以真正地控制信贷规模。以今年为例,前8个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3.08万亿元,提前4个月用完了2.9万亿元的全年目标。2008年,央行不仅要将全年信贷增速由15%下调至13%左右,而且可能将信贷规模的的“年度指标调控”细化分解为“季度指标调控”,即把明年的信贷额度分解到四个季度中去,按照季度来观察信贷是否越线,以求以最快的调控速度应对信贷走高。在汇率政策方面,央行一方面将继续加快

人民币汇率制度综合改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浮动区间将可能由现在的0.5%扩大到0.8%或1%;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不排除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行性。

  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产生一定影响。第一,虽然加息将有利于扩大银行利差,增加利差收益,但严控信贷规模将一定程度影响银行盈利。由于加息使商业银行平均存款利率有所提高,要明显低于贷款平均利率的提高,将使银行利差收入得到扩大。虽然加息不足以降低信贷的增长,不过央行明年进一步严控信贷规模和增速的措施将抑制商业银行放贷冲动,而且央行票据的增发也将对银行贷款产生挤出效应,均会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信贷规模,预计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增幅将有所放缓。第二,商业银行资金营运压力加大,但金融市场利率走高将有利于提高其资金业务收入。在央行收紧流动性措施、存款品种结构变化及新股验资影响下,银行资金出现短期性趋紧,但由于年底到期的央票总额1万亿元左右,且近几个月的外汇储备增加额和贸易顺差额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央行面临大量流动性的被动投放,这将导致银行资金充裕的格局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得以维持,这加大了银行资金营运的压力。明年央行执行的从紧货币政策,将带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尽管会对现有票据和债券的市值产生一定影响,但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升会提高其今后的债券投资收益。因此债券市场收益率的提高,对银行资金业务收入的影响正面为主。第三,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负面影响较为有限。由于央行加息主要考虑CPI上涨的因素,扣除CPI加息后客户实际利息负担并没有增加,对于经济景气度的影响很小,加息并不会对银行贷款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相反,由于加息将增加资金边际成本,降低收益率较低的企业的贷款需求,有助于银行对借款企业进一步优选,改善商业银行新增资产的质量。

  总体来看,从紧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和盈利水平的影响较为有限,但是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央行措施对自身贷款增长、资金运作、资产质量和利润结构的影响,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快自身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方面的调整,从容应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挑战。一是在严格控制信贷投放总量的同时,积极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不良资产率,提升信贷收入水平。商业银行应在严控信贷增速、加大绿色信贷以及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贷款的同时,加强对信贷细分市场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拓信贷市场,在保证优质大客户数量的同时,加快对发展潜力大、盈利情况好且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客户,增加信贷盈利水平。二是积极促进经营战略转型,提高非利差收入的占比。在流动性过剩以及信贷增长受限的局面下,商业银行应尽快调整发展战略及经营思路,积极发展综合化经营,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应大力发展

理财、代理基金和保险等中间业务,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境外上市等投资银行业务,提高非利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减少经济周期波动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的影响,增加商业银行盈利的稳定性。三是大力提高产品创新、市场交易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资金业务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加快和市场利率的走高,为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商业银行应加大培育和引进资金交易人员力度,提高交易能力;加快本外币资金产品的创新能力,拓展资金交易产品品种,并加强对产品风险的控制,提升资金业务的整体盈利水平。四是在保证国内业务盈利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随着我国金融业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有所增加,特别是在目前央行加大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积极拓展在亚太地区,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营网络,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