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制扩张引发外资行“人才饥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02:01 第一财经日报
小诺最近在疯狂投简历。这位英国名校的MBA明年即将毕业,这个假期她打算找一份实习,为明年求职作准备。这位上海姑娘把目标锁定为欧美银行巨头,在她长长的简历投递表上,写着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美林、摩根大通这些金光闪闪的名字。 不过几个月下来,踌躇满志的小诺却对在欧洲找工作感到渺茫。 “都是次贷惹的祸,现在在欧洲找工作实在是难。”她在邮件里说。欧美银行一夜之间陷入了流动性危机,立志于进入顶级欧美大行工作的留学生们显然有些生不逢时。 她决定把实习目标转向亚太区,大银行在欧美市场纷纷裁员的时候,它们在中国的扩张热情却丝毫未减。 过去一年中,转制为境内法人的外资银行几乎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开分行、建支行、设立奢华的私人银行以及看上去很私密的社区银行。对于小诺这样具有海外求学经历的中国毕业生来说,回国投身外资银行,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 打开国内某知名招聘网站,随便输入几个外资银行的名字,发现几乎每一家都在疯狂招人。特别是新近转制或获准转制为本地法人银行的一批外资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恒生银行、法国兴业银行…… 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随着分支行网络的深入,二线城市的人才需求也很强烈,比如青岛、东莞、长沙、大连,对于个人理财、信贷销售、客户关系等职位的需求量极大。从招聘网站上的信息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仍然是中层职位为主,比如支行行长、高级客户经理,一般的职位还包括个人理财顾问、客户关系经理、投资经理等。 一位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外资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代表回忆,当年进这家银行,连同笔试、面试在内一共经历了六轮残酷的“搏杀”。 “现在需要的人多,程序简化了,基本上三轮就可以搞定。”即便如此,最后留下来的也只是精心挑选的小部分人。 他说,面向社会招聘的职位,一般外资银行比较看重海外工作经验;面向学校招聘的职位,比如管理培训生等,比较看重申请人所在学校或专业的排名,那些具有海外留学经验,经济、金融或管理专业出身的“海归”比较容易“胜出”。 除了看得到的人才争夺,更多的是中外资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之间看不到的人才“暗战”。 一家猎头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通常外资银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都是中低层职位,高端的职位都是通过猎头“挖”来的。 “外资银行现在对人的需求比较高。”他说,最近找他们公司帮忙“狩猎”的职位都是银行特定业务或者部门负责人,比如投行部主管、风险控制主管、结构性金融主管等。 “某公司谁谁谁要上任了,我们会是最早知道的一批人之一。”他自豪地说,“银行业流动性非常高,通常2~3年就换地方了,5~6年就算长的了。” 即便是置身事外的记者,也不乏下面这样的经历:拨通某中资银行投资部的电话后被告知,几个星期前还在与其大谈资产证券化的某个投资经理,突然跳槽去了一家英国银行,而某香港银行的企业客户部经理去了内地一家证券公司,某家美国顶级投行的董事总经理突然“消失”,然后在一个会议上偶遇时,递上一张某香港银行私人银行部的神秘名片。 于是,除了及时更新通讯录之外,记者能做的便是记录下这一切。 张喆 矫玉婷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