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合肥:政府搭建科技创新公共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9:2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永群

  唐述培是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系老师,今年他终于可以直接利用学校的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大型科学仪器为江汽等汽车企业作分析测试,运用的平台是由合肥市政府与安徽省科技厅共同推出的大型仪器共享网络提供的服务。

  “合肥市政府的任务是服务于应用,探索区域创新的模式,突出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已经拥有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让他们在国家创新同步中作出贡献。”合肥市科技局局长王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1-10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7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7%,首次超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以上。

  “合肥创新试点市的标志应该是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立。”王节说。该中心共搭建了7大平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专业技术公共服务、投融资公共服务、科技创业服务、专利技术服务,从科技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等各个层面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按计划今年年底初步建成,其中5个平台将实现开通试运行。

  2004年11月,科技部授予合肥市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当时,试点市如何创新、政府如何作为等都没有明确的定式。历经三载,通过一系列平台的建立,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政府主要承担服务,企业、政府、院校三者在创新中各自担任的角色逐步到位。

  按照试点市确立时制定的规划,2010年要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150户。对此,合肥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形成示范,典型带动,从而培养一批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名牌产品的企业。目前,已有200家企业列入培育计划,其中60家企业作为试点。

  “这个计划的目标主要是示范推动作用,让一批高新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做强做大。”王节说,在自主研发方面,80%的高新技术企业单独设立了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共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企业技术中心45家;企业专门的技术研究开发人员占高新技术企业在职员工10%以上;60%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选择了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企业新产品贡献率达70%以上;40%以上企业拥有市级以上科技成果,20%以上企业获得过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数企业主动选择品牌战略,10%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

商标;近半数企业拥有一个以上专利。

  企业培育计划的背后是政府的“两化”并举目标: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主要服务于合肥现有的四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家电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微电子及软件、公共安全、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合肥还创新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方式,各类科技计划向产学研合作项目倾斜,目前,一些较为成功的合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合肥工业大学与江淮汽车集团联合建立汽车技术研究院,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高校院所为支撑的工程化研究平台;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建立国家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解决了“西气东输”工程关键技术装备难题,并实现产业化。

  “我们将在所有平台开通以后,组织对各个平台进行绩效评估,对现行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进行评估、优化。政府提供的服务更应该注重服务的质量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努力治本,探索出既能促进技术进步,又能推动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分工明确、职责协调的选择机制,增强各方的

执行力。”王节说。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