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将课堂搬进“Second Life(第二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02:00 第一财经日报

  黄燕发现,为了赶时间不迟到,自己已经飞起来了。是的,在“Second Life”的虚拟世界里,如果你上课迟到,采取的方式不只有走和跑,还有飞。

  黄燕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她所在的西班牙IE商学院不久前在虚拟世界“Second Life”上买了一块地皮,尝试将真实世界的课堂搬到第二人生的虚拟世界中去。

  这一天,是她第一次登录“第二人生”的班级。

  进入班级以前,黄燕在校区流连了一会,大多数同学和她一样,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自如地行动,每个人都在积极尝试着不同的功能选项,有人不停地鞠躬,有人拼命跳舞,还有人到处乱飞,现场乱作一团。

  虚拟课堂

  在第二人生的世界里,IE商学院的教学楼和现实中几乎一模一样,进入教室后,首先看到的是黑板上的Powerpoint文件。

  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操纵自己的“化身”的角度来阅读Powerpoint文件。黄燕试了试,这个文件的内容似乎有被无限放大的可能,但却不会影响其他人的阅读。“它完全消除了因为位置的局限而带来的不方便。”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虚拟的环境,“这一平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着高度互动能力的、有效的且能够代替面对面会议的沟通方式。”IE商学院教授Ricardo Perez Garrido说。

  这意味着那些互动性强的课程更适合于在虚拟的世界中展开。“比如组织行为学、公司战略这些容易激发讨论的课程。”黄燕说,而在她和她的同学们看来,金融会计学、统计学等则更适合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快”是讨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打字要快、眼睛要快、脑子更要快。”黄燕说。一个问题常常会有数条回复,而没有完整表达意思的人又会很快加上自己的补充,稍有溜号,内容就被刷新了,只能回过头去重读。

  在虚拟世界中,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缺乏聆听他人观点的耐心。

  老师也要适应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他们只能看到虚拟的学生,这些学生看上去都在认真听课,但事实却是,他们也许在发呆,或者在与同学私聊。

  黄燕发现,除了偶尔提出一些启发性的观点外,教授很少发言,直到所有学生都结束了自己的争论,教授才又现身,进行总结、评点或是补充。

  Y世代教学

  黄燕刚进入教室的时候,准备从讲台飞到后排座位上去,但由于操作不熟练,她三番五次地撞向黑板。

  Ricardo并不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失误,他甚至希望人们都是带着一片空白的状态进入到这个虚拟的世界当中,亲身探索这个有趣的平台。

  “随着Y世代学生不断进入商学院,我们看到学生们对网络虚拟平台的熟悉程度不断上升,他们也希望将新兴的工具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

  “对于很多参与‘第二人生’教学的学生而言,他们在这个新环境中找到了很多让他们熟悉的元素。”Ricardo说,这些熟悉的元素大多来自游戏平台,很多人在童年时代便接触过。

  对此黄燕的感受颇深,她常常觉得自己是在玩游戏,事实上,在去IE读书之前,她一度喜欢使用各种道具,将自己的QQ人物打扮成梦想中的样子。

  而在虚拟世界里,她又一次有机会玩类似的“游戏”了,不同的是,她能够与其他人交流,并且充满积极性和想象力。

  最让她感到惊奇的是,“第二人生”提供的高度个性化的工具,细节到学生们甚至可以设计自己的小腿肚的弯度,或是脚趾的长度,借助这些个性化的工具,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可以向他们的同伴传达任何个性化的信息。

  另一个让她惊奇的事情是,人们不再像在真实课堂里那样紧张,有些羞于在真实课堂中发言的同学,在虚拟世界中变得非常具有表现欲。

  “虚拟世界就好像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安装了一对任意思想的翅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被无限扩大。”黄燕说。

  由于事先对教授们进行了技术上的培训,大多数情况下,教授们能够很好地扮演“穿针引线”的角色,而学生们则通过尝试,体验到虚拟平台的独特价值。

  当争论达到白热化之后,令人惊喜的情况出现了,人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点,若干有代表性的观点逐渐出现。

  Ricardo的经验是,人们常常排斥接受具有颠覆性创造思维的新事物和观点,这一点在网络和广播电视的发展上体现颇多,当时人们把它们当作是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事物,有人断言它们不会被接受和采用,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新事物最终成为日常生活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Ricardo乐观预计,虚拟世界上进行教学的模式,未来会像多媒体教学一样,虽然当时是一种边缘化的展现课堂内容的方式,后来却成了商学院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王立伟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