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6·18”举行品牌发展研讨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8日 09:02 海峡都市报

  本报记者 李熙慧

  本报讯 “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举办五届后,更多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为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昨天下午,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250多名嘉宾参加了“6·18品牌发展研讨会”,与会嘉宾中有7名两院院士,近200位高校学者以及品牌专家等,他们就“6·18”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展会平台,如何在国内建立更高的知名度与更大的影响力进行了研讨。

  对“6·18”品牌建设,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品牌联盟董事长王永认为,福建创造性地提出“平台品牌”,在全国是最早的,也是一种创新。目前全国各地都相继在做平台品牌这件事,但都还没有提高到理论的高度。“6·18”这一“平台品牌”概念值得品牌专家们认真思考。

  他还建议,除了展会本身外,消费、旅游等城市品牌都可以进行整体包装。“6·18”在福州,那么,福州的旅游资源、投资环境,政府的办事效率等都可在“6·18”上得到一定的展示。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数字传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子忠,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栏目总编辑胡泳,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联合大学广告系名誉主任李传屏,中国著名传媒专家张

长城,价值中国网总裁林永青等就“6·18”品牌的核心价值及定位、品牌提升策略、品牌传播策略等进行了专题演讲。

  □声音

  常年对接,树立“6·18”的品牌个性

  ———蒋佃水(北京中科前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

  蒋所长多次参加“6·18”,他说,在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中,科技成果转化难是长期存在的。全国每年都有很多的科技成果的展会,试图来破解这些难题。但“6·18”有其鲜明的品牌个性,它的特点首先在于真正实施了“三天盛会,常年对接”。但“6·18”从一个区域性的展会品牌发展到全国性并迈向国际化,如果仅仅依靠三天对接,信息的交流就不可能充分,更谈不上深度合作。所以,常年对接非常必要。

  积淀造就“6·18”品牌

  ———胡斌 (人民日报社广告处处长)

  

罗马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品牌也不是一天造就出来的,所有品牌的建立和提升必须以时间的积淀作为基础。“6·18”经过五年的积累,从平台规模扩建和层次完善,到组织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不断的提升,目前正从省级会展品牌迈向国家级会展品牌。经过时间的积淀,“6·18”品牌的内涵会不断丰富,品牌的价值也会不断提升。

  广泛合作,拓展“6·18”品牌

  ———林耕(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北京技术市场协会秘书长)

  林耕说,目前

福建与北京很多高校、科研院所等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他认为还可以拓展合作面,如与北京市科委等相关政府部门来共同推动,提升合作的层次,也可以在北京选择有条件的单位设立常设服务机构(驻京办之外)。比如在北京市科委技术交流中心设立京闽“6·18”办公室,使京闽合作更便捷与直接。同时,政府也要加强扶持与引导,如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前介入科研单位的项目科研工作,建立京闽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拓展京闽合作的空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