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心里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8:54 经济参考报

  “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句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在浙江温州市,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外出创业的民营企业仪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应仲树说。

  应仲树有理由讲出这样的心里话,因为在他的身边,聚集着一万多名从事礼品市场销售的从业人员。

  今年40多岁的应仲树至今保留着一份旧时的“纪念物”——以前自己的农村户口本复印件。他说:“在我以前的老农村户口复印件上,可以看到上面写着我还是小学文化、‘文盲半文盲’;而在我现在的户口本上,可以看到我已经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了。这两件户口本见证了我的创业历程。”

  “为什么我要拿出自己的两个户口本做比较,因为它说明一个事情,那就是在创业过程中要不断培训自己,深造学习,提高知识储备和技能,才能真正成为现代中国的建设者。”

  现在,应仲树已经是一个拥有巨额资产的企业家,可户口至今还留在农村。“有人曾问我为什么,我想说的是,自己来自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创业初期,我曾经有过自卑,不敢告诉人家自己是一名农民,怕人家瞧不起。可在创业过程中,我磨炼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造就了诚实守信的传统品质,这都是得益于我在农村的经历,也是搞好现代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宝贵财富。”

  “这些年来,我把自己的户口迁到大城市不是一件难事,可我不想忘记自己的根,因此不想改变自己的农民身份。”应仲树动情地说。

  应仲树的话没有错,温州礼品城所在的龙港镇,被人们称作“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改革开放之初,龙港镇党委、镇政府解放思想,突破土地、户口等束缚,在全国率先使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引导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把“人均三分地,年年咸水淹,稻子不长穗,工值两毛钱”的五个小渔村建成今天的列入全国经济百强镇的现代化城镇。

  “在龙港镇的发展过程中,靠党的富民政策指引,才使我走上了办厂经商的道路,才打拼成今天这个天地,才使我有了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基础。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带动更多的农民兄弟创业,是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