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偏方治大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6: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以上游客最感头疼的事就是被强迫购物。现在,这一顽症可能在上海得到有效“治疗”。

  近日上海市旅游管理部门向外界透露,一直热议纷纷的《旅行社服务质量标准》将有望明年出台,一些让游客头痛不已的问题,如跟着旅行社去旅游却被带着到处购物、服务质量没有保证却又投诉无门等问题将可得到解决。旅行过程中被拉着到处购物也是游客最为反感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个问题,相关人士说,该标准将要求旅行社与游客事先签订一份合同,标准将提供一份合同示范文本供旅行社参考,让旅行社充分征求游客意见,事先商定好购物的时间和次数,并在合同中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如违反合同,则旅行社需承担相关责任。

  本来,旅游行程中购买一些当地特产,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不料,在导游和商家联手操作下,这件美事却让游客普遍感到头疼。尤其是一些“低价团”,在导游的诱导甚至威逼下,差不多变成了“购物团”,致使纠纷官司不断。商家和导游何以猖獗?在他们的身后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的影子。一位朋友刚从南方某著名景点返回,她气愤地说,当地政府在必经之路盖了一个其大无比的“珠宝城”,勒令所有经过的旅游车辆必须在此停车。如有司机偷偷绕道,将会受到重罚。这般行为,简直成了收买路钱的“山大王”。强迫购物不仅导致游客钱包“受伤”,连好心情也遭到重创。假如您不肯花高价买回那些无特色的东西,导游立马会给你脸色看。

  一位游客投诉,他们一行从黄果树瀑布游览回贵阳,沿途经过好几个购物点,已是下午六点多。大家又累又饿,可导游小姐还要带去“品茶”(当然是买茶叶)。游人不愿意下车,导游小姐顿时拉下了脸。原来谈笑风生的她,突然变成了哑巴。古人云“一人向隅,满座不欢。”心情要是不爽,还有什么游兴?

  为行囊中的土特产鉴定,成了众游客返乡后必做的“功课”。有报道称,那些从海外买回“珠宝”的游客最伤心,因为经过鉴定,他们花钱买回的不是假货,就是劣等品。这个“十一”长假结束,到中药店来鉴别名贵药材的人很多。日前,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来到上海老城隍庙童涵春堂,鉴定长假里到青海旅行时购买的一包虫草。中药师当场断言是假的,如果服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专家称,现在市面上充斥假冒伪劣的虫草,多用淀粉、可塑剂、胶泥或有毒的化学原料,按冬虫夏草的模子精心加工而成。至于为何在原产地买到假货?据了解,随着名贵药材近年价格的提升,一些不法商贩将假冒药材返销回原产地,再卖给前来旅游的“外行”。所以,在一些购物活动中,充斥着以次充好、以假顶真和故意抬价等“内容”,由于行程匆匆,加上导游不断催促,不上当才怪。等到发觉受骗,即便投诉,千里迢迢,连意思都表达不清,难道游客还能长着翅膀飞回来不成?

  或许,上海出台的这个新标准只能管好上海的地盘,只能算是一副“偏方”。俗话说,偏方治大病。希望各地旅游部门能积极引进这个“偏方”,让游客心无负担,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旅行。大家可以想象:景区环境治理好了,客人自然踊跃而至,质量可靠的土特产也会销售一空。请记住消费专家的话:“再好的东西,如果加上强迫的色彩,就会变成一种痛苦。”

林 鸣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