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古镇:让“灯都”照亮全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0:0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彧谢建超宋国忠周开平

  置身古镇五星级“国贸大酒店”,周围白色、棕色、黑色各种肤色的人来去匆匆,你丝毫感觉不到这里与上海五星级酒店里外籍商人忙碌的身影有何不同,况且这还不是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最繁忙的时候。难怪古镇人戏称,“在古镇天天见‘鬼’”,所谓“鬼”就是广东人所说的“鬼佬”,北方人叫“老外”。

  古镇只是南国小镇,位于广东中山市很不起眼的西部一角,却因诞生了“中国灯饰之都”,吸引了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各地的客商。

  虽是镇域的概念,这里却与内地中等城市的规模不相上下,而且“欧陆风情,岭南特色”的城市建设更显古镇时尚、雅致。古镇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在全国民用灯具市场占有65%以上的份额,产品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上,来自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买家近7万人涌入古镇。古镇灯博会已经成为亚洲仅次于香港灯展的世界级灯饰博览会。

  然而,1999年的第一届灯饰博览会,古镇人却是战战兢兢。

  展会搭台

  古镇走向世界

  提起1999年的“马路灯展”,古镇人还记忆犹新。

  古镇做灯的历史起始于1980年代初,当时几个跑供销的农民在香港市场上被五彩缤纷的灯具所吸引,回来就鼓捣出自己的产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带动起一批又一批农民投身“灯海”,大量灯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育起来,一盏盏明灯也点亮了古镇人致富的希望之灯。

  随着灯饰产业的发展壮大,以时任镇长吴润富为首的古镇人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古镇办一个“中国灯饰博览会”。

  “看看人家浙江义乌人是怎么搞市场的。他们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就是靠办博览会形成了强势。之后,没有人再敢与它抗衡。我们古镇为什么不能搞灯饰博览会?”吴润富说。

  小镇要办国际灯展?古镇人的这个想法当时被许多人当成笑谈。费尽周折,1999年,当“梦想照进现实”,“中国灯饰博览会”终于获得官方批准之后,古镇人才发现,古镇什么都没有,没有饭店、宾馆,没有场馆……

  “老实说,把博览会的举办权拿到后,我的双手反而有些发抖。一旦我们把博览会办砸了,或者办得不伦不类,那古镇的整个灯饰产业和市场可能就从此再也抬不起头了。古镇没有退路,只有把博览会办好。”吴润富的话很多古镇人还记得。

  客人来了没有宾馆住,就把客人安排到几十里外的中山市区和一江之隔的江门市,每天早出晚归地派专车接送;没有博览会的主场馆,于是就用古镇的“灯饰一条街”作为博览会的主会场。

  “大街上办博览会,可能是古镇人的首创。”说起当时的情形,古镇镇党委委员徐双斌对记者笑说。

  然而就是这个“马路灯展”,让古镇第一届灯博会空前成功,参会的国内外人士达50万人。

  之后古镇的灯饰产业发展更加迅猛,甚至超出了古镇人自己的想像。到2002年,古镇的灯饰年产销量就达60亿元,在全国灯饰市场的占有率达60%以上,并且在国际市场上显露实力。

  2002年11月,第二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举行的时候,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正式授予古镇“中国灯饰之都”的匾牌。

  此时的小镇已有26层的五星级“国贸大酒店”,20余万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尽显国际博览会风范的高科技与星级式服务,四通八达的物流……号称“十里灯饰街”的新兴大道已加宽加长,绵延在古镇的城区与乡村之间,使得灯饰产业的发展空间得以加大,并且向纵深和立体方向延伸。

  到今年,以“引领潮流,照亮全球”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吸引了51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同台展出。展品涵盖了民用灯具产品的所有种类,展出规模比以往有大幅度增加;6天展会共有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买家前来采购;专业买家总人数近7万人。展会还吸引来自韩国及国内的部分专业灯具市场十多个组团到会。本届展会在规模、档次、人气上均创历届之最。使古镇灯博会一跃成为继香港灯展后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灯饰展会。

  古镇正是借助了会展业,提供了灯饰产品的交易场所,提供了产供销沟通互动的平台、信息交流的平台,使灯饰产业发展得以快速提升。目前,古镇共有灯饰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灯饰产业已形成完善和匹配的产业链,具有发达的灯饰产业技术研发和创新技术平台。

  目前,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家常年在古镇进行贸易洽谈,使古镇灯饰市场成为“永不落幕”的灯博会。

  品牌互动

  灯饰产业提质升级

  在开元灯饰公司的一万平米展示大厅,几万种灯饰光彩熠熠、令人目不暇接,有欧式的、中式的,古典的、时尚的……该店杨经理向记者介绍,这些灯饰都是开元自己研发生产的。开元有一支80人的研发团,还有900多名生产技师。

  这个2000年才起步的灯饰企业,如今已是国内高品质灯饰照明行业的顶级制造商。其“开元”和“阿亚卡”两大品牌在业界享有盛誉。据介绍,2004年底,开元在国内灯饰行业率先采取品牌连锁经营模式,成功运作了北京第一家开元专卖店。2005年,开元灯饰在坚持连锁经营、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品质管理工程,从品牌形象、产品设计到质量、市场拓展、销售服务和信息化管理等全过程提升管理品质,至今已在上海、浙江、北京、杭州、烟台、重庆、成都、广州、郑州、西安、天津、济南、合肥等大中型城市开设专卖店50多家,开元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灯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像开元这样的品牌企业在古镇还有很多家,华艺、东方、华达、中意、华裕、迪安、奥本、华泰、赛迪斯、罗浮宫、欧利斯、雅诺斯……这些都是业界熟悉的名字。

  目前该镇的灯饰产业已从“古镇制造”走向“古镇创造”。并以“古镇+图形”

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为契机,完善其推广使用管理办法,引导龙头企业带头使用“古镇+图形”商标,提高其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从1999年第一届灯博会开始,古镇就提出“让世界认识古镇,让古镇灯饰走向世界”的口号,“灯的艺术,灯的海洋”是2002年举办第二届灯饰博览会的主题,2005年第四届灯博会提出“引领潮流,照亮全球”的主题,并将这一主题沿用至今。

  如今,代表古镇整体形象的“中国灯饰之都”、代表古镇灯饰产业整体水平的“古镇灯饰”和国际会展品牌“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在全球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全镇拥有国家、省级以上的名牌名标已达到26个,已形成专业镇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构成的品牌体系。四大品牌建设互相促进,全面提升了古镇灯饰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能人主政

  “有形之手”强劲有力

  “能人当政”,这是古镇用人制度的一大特点。包括吴润富14年前当选古镇镇长也是因为他是“能人”,即经营企业的“能人”。

  他上任后,村干部也换成年轻的有经营企业经验的“能人”,这些人有群众基础,甘心情愿为百姓服务。“古镇能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靠的都是这些基层村干部。古镇2005年全镇村级集体收入达2.57亿元,平均每村24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050元。现在村村农民都有医疗、教育和退休保证。”古镇党委委员徐双斌这样说。

  “能人当政”,使古镇发展的每一步都闪现出理性和智慧。

  古镇灯饰产业最大的特点是自发形成,没有“三资”,是市场的“无形之手”使其起步、发展。然而,1996年却是古镇的关键一年。当时古镇有三大特色产业:一是花卉苗木种植业。古镇农民有传统的种植花卉苗木技术;二是塑料加工制品业。1996年之前,古镇的工业中塑料加工业产值名列第一;再就是新兴的灯饰产业。选择哪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政府要作出决断。

  当时,古镇一心要把灯饰产业做大,于是专门组织班子成员和一批企业主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结果大家认为: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房地产业至少要持续10年、20年,灯饰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考察回来后,镇政府立即拍板:古镇未来将全力发展灯饰产业。

  而在此时,浙江温州的灯饰产业也正方兴未艾,是温州的四大产业之一,与鞋业、服装业和五金产业并列,并且比古镇做得好。但温州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予这个已经发展很好的产业以政策上的支持。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和国际灯饰市场出现新的产业变化:一是台商把大量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带进广东,二是古镇政府倾力支持这一产业。

  “温州灯饰产业失败于古镇是一种必然。”在古镇做灯饰产业的温州商人说。

  近十年特别是2000年后,温州灯商绝大多数都迁移到了古镇,目前在古镇的温州人大约有18000余人,占古镇灯饰从业人员的近三分之一。是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让温州灯商有了新的发展希望和生存空间。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古镇,称自己是“古镇人”。

  在吴润富看来,任何一个政府,不讲究经营就没有成效,即使指导再好、服务再好,也是纸上谈兵和被动的政府。只有经营好了,才能使指导更具说服力,服务更到位。

  他所说的“经营”就是要学会算账。土地就是古镇的一本“大账”,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并没有遇到土地的瓶颈。

  古镇从一开始就提出了“经营城镇”的理念,特别是抓了土地这一块的经营。他们把所有土地全部控制在政府手里,谁也没有权力随便出卖土地,只有政府一支笔审批。政府在经营土地时,首先抓的是规划。古镇从1990年代中期就开始把灯饰产业发展与古镇城镇的长远建设同步考虑,因此在古镇发展成今天的“灯都”时,并没有出现城乡建设与“灯都”发展的矛盾,就是早先的规划起了作用,最初的大规划是科学合理和具有前瞻性的。

  “没规划的时候,土地是6万元一亩,现在最贵的已经超过了600万元一亩。工业用地也是这样,最初只有1万元一亩,现在则达到60多万元一亩。同样一块地,有了经营理念和价值体现,那就一个天一个地。政府多了钱干什么?是实惠了百姓。现在咱们古镇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古镇人说。

  古镇全镇的土地资源总共是58000亩,现在古镇中心区已经基本建成了比较现代化的“中国灯都”和世界灯饰产业基地,但古镇仍有38000亩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

  目前,古镇实施的“一保两免”、“村级帮扶基金”等福利工程,在百姓中赢得了好口碑。1.6万名学生享受15年免费教育,15年下来古镇将为每个学生投入约2.3万元;每年数万人免费看门诊,缓解贫困人群看病难问题;村民每年最少可从村里分得1000元红利,补贴低收入;1200万元“村级帮扶基金”随时为受困人群提供援助……这些都是政府的惠民政策。

  迎接挑战

  古镇人在圆另一个梦

  古镇灯饰产业的兴旺并没有让古镇人高枕无忧,反而危机感日重。记者在古镇采访期间,古镇的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大都外出考察,据悉是为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不久前的一份《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古镇灯饰产业发展现状、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古镇实情,对未来战略定位、发展思路与策略给出建议。报告认为,古镇应加速灯饰产业升级、品牌创建,应对高成本、创新不足等挑战。

  徐双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古镇灯饰在全国市场拥有65%以上的份额,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这也同时限制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另外,古镇灯饰总体上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创新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在产业链上,产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古镇用地成本近年来不断提升,制约了当地酒店、

零售业等服务业的发展。如何延长产业链,还有待探索。

  随着新光源LED的急速发展,对古镇灯饰产业构成一种长线压力。半导体(LED)光源将替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和卤素灯,引发一场照明光源的革命。古镇在这方面不具有研发领先地位,所以,如何利用新光源开发新产品也是一大挑战。

  面对机遇与挑战,古镇要如何应对?

  “用创新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徐双斌解释说,首先,古镇正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保持发展活力。通过省、市的资金支持,加快半导体(LED)照明检测与评估公共服务平台、灯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与服务电子平台建设。实施标准战略,加强质量监督与服务性检测。发挥古镇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技术平台作用。其次是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市场营销,在巩固国内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古镇灯饰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加快整合古镇节能灯生产企业,提升节能灯整体质量水平。

  加强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也是古镇加紧进行的工作。古镇正在以“世纪灯王”建设为契机,依托“灯王+灯饰业+休闲农业”,进行商业布局规划,整合特色鲜明的商业街,带动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

  专家则建议,古镇应从产业升级、区域合作、技术创新、产业拓展四个方面发力:把握创意经济时代的脉搏,灯饰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创意设计为发展重点,赋予创意经济新内涵。尝试产、学、研三方合作,共建技术成果孵化基地、专利事务所、检测中心等。在区域合作方面,以古镇为中心建设珠三角灯饰灯具产业圈,构造“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灯具灯饰产业带,并积极建设以古镇为中心的“横栏—小榄—古镇—外海—荷塘”灯饰产业走廊。

  “未来的灯都,不仅仅是卖灯、做灯,我们要在5年之内,举办世界首届灯光展……要让人们感受真正的灯光艺术与灯光生活,让灯光展成为一种节日,一种充满诗意的中国人的狂欢节。”现在已是古镇党委书记的吴润富说。

  要做“世界灯都”,这是古镇人的又一个梦想。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