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原文化天津行”助力豫津产业合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 00:0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赵健仲魏连明

  “情系海河·感知河南——中原文化天津行”暨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日前在天津圆满落幕,滨海新区吹起了强劲的“中原文化风”。这是河南省继中原文化福建、台湾、广东、北京、上海、港澳行之后,第七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宣传文化活动。此次“中原文化天津行”双方共签订文化产业项目23个,投资总额71.88亿元,合同金额47.06亿元。这些项目中既有高新技术产业,又有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产业;既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也有传统文化和旅游开发项目,展示出河南与天津两地产业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和空间。

  “知中原者知天下”。河南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誉,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资源。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近1亿人口。河南也是农业大省,有7300万农民,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列中西部之首。

  今年“五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到河南视察,希望河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前列”。近年来,河南的发展按照“开放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思想,优化投资环境,打造诚信河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河南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河南是中原粮仓,农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河南是原材料和

能源基地,制造业基础深厚,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河南公路、铁路、民航交通发达,人流、物流、信息流通畅,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河南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甚至被称为“河南现象”。

  而天津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确定了天津新的城市定位。

  当前,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高耗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河南处于“桥头堡”的位置,加上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支持,在产业转移和承接转移的过程中,豫津两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河南十分需要天津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支持;天津积极推进环渤海地区在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越来越需要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支持。河南还有大量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有比较充裕的能源、矿产资源,能够更好地承接天津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正因此,豫津两地存在着更广阔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